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章:愿当此任! (第1/3页)
神话版大唐正文卷第一百七十章:愿当此任!“臣附议!” “臣附议…” 几名文官立刻反应过来,高声配合。 这可是将秦远置于死地的绝好时机。 而且还让人挑不出什么毛病。 “秦大都护方才曾言,其与吐蕃在西域多有对抗,故了解其行事手段。” 杨温声音朗朗,脸上阴沉之色一扫而空。 “正所谓知己知彼,则百战不殆,眼下朝中有如此实力和经验,且正好空闲的,仅有秦大都护一人。” “故臣以为,除秦大都护,无人可胜任此事。” 他表情认真,眼中透露出忧国忧民的神色。 不知道的人,还真以为他是为国家大义,而不是图谋一己私利。 “禀陛下!臣以为此事不妥!” 凉国公李愬斜瞥杨温一眼,躬身出列,一袭银甲威武霸气。 “秦大都护虽强,可也仅为真武巅峰,若是被玄武境盯上,恐将凶多吉少!绝非所谓的最佳人选。” “而且以秦大都护之天资,假以时日必将是玄武强者,绝不可因一时之困,损失我大唐栋梁!” “臣附议!” 郭钊沉声开口。 “臣附议…” 武将们面容凝重,均出言支持。 今天好不容易出了一口恶气,在朝堂上将文官狠狠压制。 他们日后还想多多依靠秦远呢,怎能眼睁睁看着这些人将其送上死路。 何况就从这件事中,也能看出大部分文官对武将们的险恶用心。 出来一个天资非凡,能威胁其地位的,就想法设法将人整死。 丝毫不顾大唐万民安危,心中只有自己的打算。 说是蛀虫,一点不为过。 两方又你来我往。相斗几句。 可诡异的是,身处旋涡中心的秦远,却一直闭口不言。 急得郭钊悄悄伸手,拍了拍他身上玄纹重甲。 “莫急。” 秦远微微一笑,对文官们的小伎俩并不担忧。 高台宝座上,正皱眉思虑对策的李纯,注意到其表情。 “不慌不忙?难道他是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倚仗?” 想到这里,他沉声询问。 “秦都护,你以为此事如何?” 争吵不休的百官,听到这句话,瞬间止住声音,都侧头凝视秦远。 想看看这位少年英雄,会如何回应。 “禀陛下,臣虽有几分实力,但应对玄武境强者,还是力有不逮。” 秦远这话说的真心实意,没有半分虚假。 “秦大都护,成都府中尚有二万余神策军,除此外还有数万各城驻军,并不见得非要你亲自对付敌方玄武。” “有这些士卒,再加上秦大都护你在西域的神勇,不说将两位玄武境打退,自保应当是没什么问题,不用太过担忧…” 杨温一反方才朝会时的态度,开始极力吹捧秦远。 各种溢美之词,从其口中吐出。 甚至将其比喻为今之卫霍。 其余文官们,也在一旁帮腔,连连点头,表情十分钦佩的注视秦远。 要是换了一般人,哪怕明知这是在坑自己,心中肯定也已飘飘然。 但他们面对的,是秦远。 不过,他并没有揭穿这些人的打算。 没有这些人的吹捧,自己又怎么好拿到想要的东西呢。 面对皇帝和百官的注视,秦远面上露出几分为难之色。 “陛下,臣虽有领兵之能,但面对玄武境强者突袭,确实没有自保的实力,还请陛下谅解。” “自保吗…” 杨温阴阴一笑,抓到这句话中的破局之点。 “秦大都护先前,不是向陛下求取国运吗?据我所知,国运,就算面对玄武境的偷袭,也有一定防护作用。” “所以若是有国运在手,秦大都护应当就不用担忧了吧!” 打蛇打七寸,杨温身为朝中老臣,自然深谙此道。 “杨卿,若是有国运即可,那不妨由你带着国运,前去成都府支援如何。” 李愬语气冷漠,回了杨温一句。 这帮人的嘴脸,是越看越让人生厌。 “凉国公此言差矣,杨某虽然有几分武力,但对领兵打仗却是一窍不通,有心无力,故只能指望秦大都护这样的将帅之才,为我大唐平息此事,如此,也是为陛下分忧。” 杨温对宝座上的李纯深深鞠躬,表情十分恭敬。 一副忠君爱国的模样。 “还请秦大都护莫要推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