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六章:天魔 (第6/6页)
,一是不想驳了面子,而就是也想从这些当世顶尖宗门口中了解到更多有关于妖魔消息和秘辛,以方便提前做出准备。 当然还有一点,他总觉得这一次晋州之乱的发生和结束的都太过突兀了。 “多谢宋道友答应。” 中年道姑并不清楚宋知书在想什么,但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就没有再多说什么,微微躬身,也离开了此地。 紧接着便是龙虎道宗、阴阳仙宗等等,也走过来与宋知书交谈。 当然说的都是那些什么感叹和赞扬的一些话。 也有开口邀请的。 但都说对此并不强求,言称宋道友有时间去就可以了。 最后走上来的,是太昊剑宗剑宫长老。 “见过前辈。” 宋知书知道对方是剑宗之人,但却没见过,不过从那强大的气息来看,必然是比明月长老更高层次的长老。 “你本为我剑宗之人,无需如此客气的。”剑宫长老抚须一笑,看起来与似乎极为熟络。 事实上,即便宋知书脱离太昊剑宗了,他也并未把对方当做是外人。 所以言语中并没有见外,就像是一个家中长辈。 只是他的这个举动。 却让旁边其他的宗门强者不由摇了摇头。 天下人都知道,在上一次击鼓鸣冤后,宋知书就脱离了太昊剑宗,如今的身份不过一介散修,非要论的话,就与南派儒家有些关系,毕竟当初古云大儒携大周文宫,力保宋知书的事情,他们也是知道的。 现在这剑宫长老,完全就是一个长辈的模样,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宋知书又入了太昊剑宗呢。 当然,这种事情他们也只是在心里想想,说出来就不太好了。 “您是长辈,理当如此。” 宋知书摇了摇头,微微躬身,礼仪非常周全。 不过也正因此,也表明了自己与太昊剑宗的关系并不多。 并非宋知书自傲,而是认为既然已经选择离开,那就不应该借助剑宗威势,平常心就好。 而之前拿出太昊剑令,也不过因为妖魔之乱,方便行事而已。 当然,太昊剑宗的心意,他还是明白的。 “不错,无愧为古云大儒看中的人。” 剑宫长老并不认识古云大儒,但明月长老认识啊,还是周文渊的老师,那不就相当于自己也认识了? 只是他也没有在这方面多说什么,同时也没有和之前的烟箩和徐长御一般,思索片刻后,再一次开口:“对了,青舟那孩子从龙虎道宗回来了,如今正在北洲历练,但不日就会回来,我想你们二人之间,肯定有很多话要聊吧?” 剑宫长老想着,只用太昊剑宗的名义,想要拉近与宋知书的关系是不太可能了。 但也明白在不久之后,各大势力都会盯着对方。 自己作为剑宗之人,应该做些什么。 正巧。 虽说宋知书离开了剑宗,但李青舟还在啊,二人关系亲密,对方总不可能连这个都不认吧? 不过那句李青舟不日就会回来的话,其实是假的,而剑宫长老认为,自己必须如此,相信掌教和太上长老也会支持的。 上次是天地之音,这一次的晋州之乱。 对方的份量明显越来越重了。 “青舟师妹?” 宋知书闻言,眼神终于开始变化,自从上次一别,自己与对方确实有很长一段时间没见了。 如果说在太昊剑宗,真有什么值得牵挂的,也只有李青舟了,二人从小相依为命,又有婚约在身,这份感情,是怎么都割舍不开的。 只不过宋知书这时候,却突然有些不知道如何去面对了。 毕竟上一次,对方在离去之前说结为道侣的话 没有再继续想下去。 宋知书望向剑宫长老,微微躬身:“多谢前辈告知,晚辈知道了。” “恩。” 剑宫长老点了点头,又说了两句后,便直接离开了。 晋州之乱落幕,余下的还有许多事情要处理。 其他宗门也是如此,必须要做好善后工作,毕竟晋州之中,还有数千万百姓呢。 很快,虞城之前就剩下了宋知书一人,他望向众人离开的方向,而后又看向已经解除危机的虞城,最后才缓缓落下,站在虞城城头上。 陈景云等人都在这里,不过活着的,只有不到十人了。 他们的目光中,并没有丝毫兴奋。 有的只是淡淡的忧伤。 一共七百多人啊 若说放在当今天下,根本算不上什么。 乃至于,能保住整个晋州,只损失了七百多个散修,已经很划得来了。 但在场所有人都没有这个想法,换句话来说,死去的,是与自己并肩作战的兄弟啊。 只不过今日之后。 又有多少人会记得那些为虞城而战死的人呢? 宋知书望向他们,心情也有些沉重,又朝着城外的方向微微躬身,最后才开口:“一切结束,不负诸位道友遗志,我们.成功了,诸位道友,慢行。” 无论未来还有几人会谈论起虞城血战。 但自己会铭记于心。 铭记曾经有一些人,一些没有背景、没有实力的人,曾经守在此地,直至最后一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