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二章 葬礼开始 (第1/2页)
随着几位太守的到来,能够有资格参加武帝葬礼的人也都到齐了,赵子栗、赵子枫、赵子军也早已经准备好,武帝的灵柩也已经停在了太极宫中,等待葬礼正式举行。 大周皇帝的陵墓规模宏大,奇珍异宝无数。再加之对生老病死的重视程度,认为人的rou体虽死但灵魂不灭。 所以对待葬礼态度严谨,从开国到现在的发展,丧葬制度已经发展成完整严谨的制度礼仪。 首先,第一阶段为“入殓停灵”,武帝的遗体放置在太极宫中。 人们对去世的皇帝成为“大行皇帝”。“行”是离开的意思,而“大行”就是永远离开的意思。 在第一阶段,首先要为大行皇帝招魂,预示着整个葬礼的开始。 为什么葬礼上要先招魂呢?大周想租认为如果魂魄找不到归途,在外漂泊。就无法受到香火的供奉和经文的抚慰,也没有办法转世投胎。 所以,家人要为死去的人招魂,让亲人的魂魄顺着家人的声音回家。 招魂这一阶段的名字被称为“复”。 负责给皇帝招魂的是五位高官。五位高官拿着衮冕服,呼唤三声皇帝的名字,然后将衮冕服扔下。会有人负责接着衮冕服,然后放在皇帝的遗体上。 所谓衮冕服,简称“衮”,是古代最尊贵的礼服之一。 是皇帝祭祀天地、宗庙、社稷、先农,以及正旦、冬至、圣节、册拜时服用的礼服。其中“衮”指的是上下衣裳,“冕”指的是冠。 招魂结束后,就将武帝的遗体放在准备好的御床上,用角柶撑着他的嘴。 达州的王公贵族在下葬时,嘴里会含着玉器之类的宝物。所以这样举动也是为了在皇帝口中放入宝物做准备。 角柶,古礼器。角制,状如匙。《周礼·天官·玉府》:“角枕、角柶。”郑玄注:“角柶,角匕也。”孙诒让正义:“《説文·木部》云:礼有柶。柶,匕也……《丧大记》空疏云:‘柶以角为之,长六寸,两头曲屈。’”《仪礼·士冠礼》:“有篚实、勺觯、角柶。”郑玄注:“柶状如匕,以角为之者,欲滑也。” 然后就开始烧水沐浴,皇帝沐浴时用的是米汤。沐浴的过程中,要将脱落的头发、指甲等身体部位都收拾起来,以便皇帝可以顺利转世投胎。 皇帝的遗体沐浴结束后,给皇帝换上衣服,换衣服的过程称为“袭”。 用方巾覆盖皇帝的脸。此时新帝需要洗干净手,同时洗净准备好的玉器,放入皇帝嘴巴右侧。这个过程称为“含”。 在殿堂西侧,会树立一根长木。 因为大周先祖认为,在招魂结束后,皇帝的灵魂没有依附。所以为了给皇帝的灵魂提供一个附着媒介,会设置一根长木称为“悬重”。 在皇帝去世第二天,则会设置“小敛”。 在小年这天,宫中的官员、皇子和嫔妃都会到场,为了皇帝的离去而痛哭流涕。而此时,内侍会按照礼制,把十九套敛衣依据顺序为皇帝穿上。 小敛第二天,会开始举行“大敛”,在大敛这天,新帝也就是文帝要带尸进棺, 大敛这天需要准备120套衣服和六玉:玉璧、玉琮、玉圭、玉琥、玉璋、玉璜。 是古代祭祀天地四方的礼器,即以璧礼天,以琮礼地,以圭礼东方,以琥礼西方,以璋礼南方,以璜礼北方。 大敛比小敛还要隆重,这一天,文武百官,皇子嫔妃还有皇帝的长辈都要到场。 将皇帝的尸体放入棺中,由新皇诵读祭文。伴随着在场人们的哭泣和随风飘动的旌旗,皇帝入殓结束,进入了停灵阶段。 然后,顺着丧葬顺序,就到了“成服”阶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