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情书 (第1/4页)
情书 一 今年的南方,秋季冷得并不寻常。还没等枝头树叶渐次凋落,漫天的冷气就卷携着倾倾雨幕抵达了平城。小城居民好不容易盼走了泼辣的秋老虎,还没享受几天气爽天高的好日子,便由不得地不情不愿披上了绒衣。这样的天气难免让人嘴头上愤恨又无力地咒骂几句,而手头上则麻利地扣紧袖口的扣子,还要把帽檐拉低,再把平日里长抻着的脖子龟缩进衣裳领子里,把贴身的衬衣沿着裤腰一点点塞进裤子里。一套标准的御寒工程准备下来,个个巴不得把自己裹成一只严丝合缝的粽子,才算了事。 林舒和几位前两三年一同从工作岗位退下来的朋友围在火炉旁烤火看剧唠嗑。这两年的秋冬天不算太冷,早晚多穿件厚衣服,再冲两杯热茶,倒也不觉得多么的冷。终中午多半天晴,是个晒太阳睡午觉的好时候,就更不觉得冷了。正是安逸惯了,火炉便没了用处,去年还是前年就搬到后院放了起来。要不是今年突然降温,指定还要在旮旯里积更久的灰。广播里说,这次降温持续不了多久,说不定明天就会放晴回暖,那时候,炉子又要回去和后院里那些几乎快要被遗忘的陈年物件作伴了。印象里,这座城市就仿佛没有冬季,每年短暂的金秋之后,总给人一种直接入春的错觉,连街边的花草,也总是没等到凋零,就添了娇嫩的骨朵儿。对于这次的降温,她最先是略带陌生的惊讶,紧接着竟生出一丝欣喜的雀跃的期待,而后便完全被这念头俘获了。“会下雪的吧?”她暗暗念道。书里总是把雪景描绘得那样美那样梦幻,想来不会没有人不喜欢下雪的吧?不会的,没有人能拒绝的,那可是南方人只能在梦里看见的雪啊,那是能教一个大人丢下年龄的桎梏无所顾虑地释放心中天真的雪啊! 退休之后,她总是喜欢叫几个朋友聚在一起唠叨家常里短,这似乎是女人的天性,亦或者是所有忍受不了孤寂的人的天性。她们侃谈谁家近来又遭遇不幸或偶遇幸事啦,聊起自己脚边儿女在哪里哪里定居工作啦,谁昨日去哪个广场跳了舞啦,谁谁去年又抱了个白胖孙儿啦,谁谁近来遇见了喜欢或讨厌的人啦……女人的话匣子只一把葵花籽儿就倾尽打开,同男人一杯酒下肚便无顾无忌一样。叽叽喳喳似乎是人的本性,热热闹闹的总叫人心生热情,即使天冷冰寒,即使偶遭不幸,即使时而孤单,也不觉是什么没法熬过的事情。人世就是要吵闹些才好,人,也是沸腾些才好。冷冷的人,就同冷冷的天气一样,虽没什么不好,也总给人一种难以亲近的感觉。 眼瞅着挂钟刻度快要到五点,不觉已经傍晚时分,加之乌云遮天让天色看上去更暗了几分,朋友们纷纷起身作别,忙着赶回家去给自家老汉和孙儿孙囡做晚饭。送走最后一个朋友后,原本吵嚷哄闹的屋子里便只剩下林舒一个人,不免显得冷清,她的心也同屋子一样一下子空旷起来。她半蜷半缩地守在炉子边,一边感觉手脚暖烘烘的,一边感觉一种悄然而生的冷寂幽幽地从四周包围过来。她起身去检查门有没有关好,嘴里不停嘀咕着“晓静妹儿屁股蹲儿后面肯定长尾巴了,每次走都不带门。”等她走到门口,却发现门紧紧地闭着,没有一丝风吹进来。她打开门,想看看会不会钥匙还没有拔,记得几年前,她出门忘记拔钥匙,回来时发现家里进了贼,好在后来东西及时追回,小偷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从那以后,每一出门一进门,她总要反复检查好几遍,再三确认钥匙握在自己手里才会把门关上。但是现在她也说不清楚自己到底是想看到钥匙插在门锁里,还是只想要借此打发什么。“咯吱”地打开门,什么也没有,她便又“咯吱”地合上。又检查了窗台后,除了烤火的屋子里留来通风的一扇窗外,其他窗子都完好无损地闭着,根本不给穿堂风溜进来的机会。再三检查无果后,她无奈地找了一条披肩穿上,但她也清楚,这不过是聊表安慰罢了,甚至多此一举。这看似不必要的举动,恰恰是现在的她需要的。 五年前丈夫突发心脏病去世后,这栋房子便只剩下她一个人。你问她的子女呢?她的确是有一个女儿的,照理也应该服侍在母亲左右,端茶倒水,伺候穿衣吃饭倒是不必,但多少能给老太太一个陪伴,心里能踏实些。但她女儿是一个一心想要在大城市扎根落脚的姑娘,三十多岁了,谈了朋友,但不结婚,说是要当什么新时代独立女性。婚姻,本是人类社会进步了成百上千年才稳定发展而来的形式,在现在的年轻人看来,却成了束缚鸟儿自由的罪孽深沉的囚笼。曾经是一个个比着争着看哪家孩子先嫁人娶媳妇,哪家先生丫头小子。现在,男人女人都不结婚,结婚也不生产,要么成为不知疲倦的工人,要么成为自由独立的行者,好不热闹。时辰变了,真的变了。年轻一辈越长大,她越是这样觉得,总是省不下心。她也不是专横顽固的人,心中虽对当前的世道有些看法,但对孩子的选择干预不多。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说不定再等两年,那些吵着嚷着不生孩子的姑娘自然而然就因为天性中无法泯灭的母爱脱变成了母亲。在时间的刻度里,有的东西变了,有的东西则一直永恒着。 她家的女儿同一般姑娘不一样,不很念家,几年也不见回来一次。哪怕上次回来置办她父亲的丧事,也只待了一个星期。事毕便立马忙着赶回去上班,说是有什么重要的项目离不了她。走的时候在桌子上留了几千块钱和一堆七谷八杂的营养保健品。她没有说什么,一是不知道怎么开口,二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她把钱收了起来,放在枕头底下缝的夹层里,那里有女儿每次寄回来的钱。前前后后寄了好些,她都一分不落地放在那里。她自己有退休的补贴,足够生活了,倒是女儿还年轻,以后有的是花钱的地方,所以她就暂替姑娘把钱存着,希望有一天在女儿需要帮助时,她还能站出来护在她身前。而那堆各式各样的保健品,她要么送给了有需要的朋友,要么就原封不动地退回去了。女儿长大之后,她常常会怀念起自家闺女小时候蹒跚着步子问她要钱买水果糖的样子。那时候,丫头扎着两个冲天的鬏团子,一蹦一跳地来到她跟前,用又白又软的小手握着她的手指,摆出一副可怜兮兮模样,总是教再坚硬的冰块都能融化,跟别提一碰就温软下去的母亲的心。而等她后知后觉反应过来时光的荏苒,却不知道是应该开心还是感伤。 送女儿离开时,她满嘴说着“不要挂念”、“放心工作”之类的话,但心中其实更想说“早点结婚,生个娃,我现在还能动弹,可以帮你带带”或“要不回平城吧,地方小是小了点儿,但是压力没有那么大,离家也近”,可每每话到嘴边便吞了回来。不是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吗,“父母子女,不过是今生今世的缘分,父母能做的,就是目送他们的背影渐行渐远,不必追!”有时候,她也不知道自己这样的决定是对是错,真是年纪大了,做个事都犹犹豫豫瞻前顾后的,一点儿不利落!明明心里想着要做一个温婉开明的母亲,可越来越变成了天天把唠叨挂在嘴上的老妈子。 她给自己泡了杯茶,又往茶杯里放了一颗方糖,这是她好多年前从一个朋友那里学来的特殊搭配。她原不喜欢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