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讽录_季风(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季风(二) (第4/4页)

语地看着自家父亲,眼珠骨碌一转,佯装威胁似的说道:“木子李同志,您再这么不厚道地嘲笑您的女儿,当心她回家就把您上周偷偷在后院抽烟的事情告诉母亲大人。到时候嘛,嘿嘿,我就等着看好戏了。”

    木头叔叔知道自己有把柄落在姑娘手里,收敛了猖狂的笑意,赔着笑脸求饶道:“嗯…木香同志此言差矣。俗话说得好,君子应以理服人,不可学小人也。”

    木香见自己的招数奏效,越发有恃无恐地说道:“君子?本姑娘虽足智多谋,又生得沉鱼落雁,可终究一介女流,那受得起君子之称。君子需行得正坐得端,知行合一,道德高尚,先做表率。我一介小民,一肚子鬼点子和坏水,实在是无法比肩君子之流。”要说木香油嘴滑舌的功夫,几乎十有八九承袭了眼前的父亲。毕竟,母亲同她唠家常时,没少吐槽过父亲年轻时候的油滑。每个父亲心里都住着一个顽皮的小孩,不过是当爹之后,慢慢学着摆起了又高又臭的架子。

    “哦哟,一介女流又如何?女流就不需要高尚道德啦?女子就必须三从四德啦?女孩子就必须要为男人马首是瞻啦?非也,非也!陈年之旧习怎可带入新时代中来。啧啧啧,看来我们木香同志的思想境界还有待提高啊……”稍一个不注意,木香便被木头叔叔找到了言语中的破绽,反将了一军。

    眼看时间不早,西边的阴云也渐渐往这边靠过来,快下雨了。木香想到家里母亲还要等食材下锅,便率先投降。“行,木子李同志,您赢了好吧。但是,作为一个男子汉,您是不是考虑帮您可怜的女儿拎一下东西呢?我手都快拎断了。”

    听到女儿的请求,木头叔叔立马从木香手里接过袋子放到了停在身边的电动车上。他本就是专门来接木香的。

    “走吧,再耽误下去要淋雨了。我没带雨伞。”父亲说道。

    “雨伞,我带了……”说着,木香下意识地伸手拿伞,可却吃惊地发现自己攥在手里的伞不见了。她飞速回忆了一下,从菜摊到rou铺,再到她沿途逛的一路,最后把目标锁定在了那家卖凉粉的小摊上。

    父亲说想不起来丢在哪个地方就不要了,回去再买一把新的。可是那把伞木香大学一直用到现在,早已不是随便一把新伞就可以说替换就替换的。

    “爸,你先把东西送回去,我回去找找,找到就回去,晚饭之前一定到家。对了,回去后给我妈打杂的事情,就由你帮忙代劳啦。”父亲不知晓伞的故事,只当是木香想要偷个懒,也没计较什么,叮嘱了几句注意安全,便先行骑车回去了。

    父亲走后没几分钟,木香就在卖凉粉的小摊找到了那把伞。原来摊主见顾客把伞落在了自家摊位上,抬头一看人已经没了影踪,怕被其他人顺走,就收了起来等人来寻。人来人往的,丢东西是常事。

    木香本想再吃一碗凉粉以作感谢,好让摊主可以早点儿卖完回家。如果不是为了营生,谁不愿意坐在家里喝茶看书呢!可是再吃一碗,木香估计就走不动道儿了。于是,木香又想直接给摊主点儿钱作为答谢,可是转而便打消了这个俗气的念头。他们虽生活得困苦,但骨子里有自己的傲气,是不会无端接受嗟来之食的。这与那些打着生活不易的旗号,行各种苟且之事,还要把脏水泼向外界的人很不一样。世俗是被道貌岸然的坏人玷污的,这与是否贫穷、工作是否辛苦没有关系。

    木香有些无能为力,最后只是留下了一句‘有机会还来您这儿吃凉粉’的承诺,就逃跑似的挤进熙攘的人群。有些话,每个人都说得出,却不知何时能够做到。

    待她从菜市出来时,天空已经飘起了细雨。父亲应该已经不负所望把食材送回家了吧。木香这样想着。她甚至可以想象到母亲一边数落着父亲没有等木香一起回家,一边忙活在厨房的袅袅炊烟中。而舒婷阿姨精心制作的小蛋糕和甜品也已经送进了烤箱。所有人都在为生活做着准备,而似乎只有她显得那么百无聊赖。

    是的,她的心情蓦然变得同小雨淅淅的天气一般忧郁了。快乐是短暂的,人间热闹的烟火气息也是短暂的,一切美好的东西总是不长久。唯一长久的,就是别人日夜积累的成长和自己一成不变的无为。

    木香撑着泛旧的雨伞沿着回家的路漫无目的地走着,拐了几个路口之后,菜市场的喧嚣便远远地消失在了身后。

    单元楼、工厂、车间的人们到了下班的时候,不消一会儿,从各个地方汇聚的车流就把原本空旷的马路挤得水泄不通。路口的车辆从这一个红绿灯排到了下一个红绿灯,而且还有车辆正络绎不绝地赶来加入晚高峰大军。这个阵仗要一直持续一个多小时,每个工作日早晚都如此。这时候的汽车,大抵看不出太多风驰电掣的影子,更像一只只呻吟着缓慢移动的爬虫。

    木香没有这样的烦恼。她即将工作的学校为教师们安排了宿舍,就在学校内,平时上下班她根本不需要赶早晚高峰。她甚至可以不用做饭,或许是口味不太挑剔,教师食堂的饭菜她吃着还不错,便宜又还健康。这样可以给她省出不少时间备课和做一些课余的事情,看电影或者看书什么的。时间花在这样的事情上,远比用来仓促地赶路有意义得多,至少对她来说是这样。可是她也明白,不是所有都能在工作的地方的安家,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具备她所拥有的条件。这么一想,她倒觉得自己算是幸运的。或许,这就是这世界的常态吧,各个又各人的烦恼,各人又有各人的幸福。

    周末她还可以回家,母亲虽然会在她的耳边不停唠叨,但是还是会照顾她的饮食。实在不行,她还可以去舒婷阿姨家蹭吃蹭喝,相信舒婷阿姨也不会反感。她家离学校三十分钟脚程,散个步的功夫就能到。要是实在懒得走,还可以让父亲下班时,骑电动车来接她回家。

    当初木香不是没有想过留在外地工作生活,可是一想到租房、交通、水电、洗衣做饭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偏偏她还一件都应付不过来,她便断绝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可能她骨子里就不是什么要强争胜的人,从小在父母的呵护下也没经历过大的波折,所以从来没有独当一面的勇气。她宁愿待在这个自己生活了将近三十年、不算太好也不算太差的小城市,也不想带着沉重的负担和难以想象的压力留在人人都向往的大城市。大城市不适合她,也不适合和她一样的人。虽然大城市总是闪烁着鲜亮的光晕,但背后掩埋了多少梦想和沧桑又有几个人真正的知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