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讽录_小孩(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小孩(三) (第5/7页)

心碎的孤独感,那种感觉就像是一个人藉藉无名地承担了无人问津的生命。

    “世界太大了,整天为一些与自己无关的琐事而担心,确实还不如多爱护自己,多关心自己身边的朋友,做好自己的工作,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来得重要。这一点,我很认同你。这不是自私,这是接纳自己,从第一次哭泣,到第一次微笑,再到第一次死亡。所以海子最后的绝笔诗里才会写道: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看来阿华老师心中,早已有一片让自己心安的大海了呀!”苗苗转过头,脸上氤氲着高原赠给她的吻,像极了天边烂漫的红霞。

    “不过,还是要去见一见真正的大海的吧。我想,到时候苗苗老师会带我去的吧?”他的语气,像是肯定,像是在胆怯地问询。而她羞涩的笑意便回答了所有问题。

    “你说菌子怎么做才好吃?”

    “可以爆炒,可以炖汤,都挺好吃的。不过,我还是最喜欢一种别样的吃法。”

    “那是什么?”

    “刺身,听说牛肝菌刺身就很不错,相当美味,可以叫人体验到幸福的味道,配上酱油和芥末,简直是人间珍馐。”

    “可我听说,那种吃法会中毒的,阿华老师就这么想暗害同事。”说完,苗苗将篮子塞到阿华手里,又兔子一般蹦蹦跳跳跑下山去了。而阿华依然老马一般缓步走在山间。直到身后的青山远远地留在了他们身后,他才放下束缚一般欢笑着去追逐前方的苗苗,像奔赴一场盛大的梦。

    那年秋天,他们一起结伴去安南水库钓鱼,但没有走交钱下网的路子,而是跟着阿华的几个发小在夜里用刺网在水库边偷鱼。既然是偷,必然是要摸黑的。其实关于那一夜他们捕到了几条鱼,阿华已经记不清了,他只记得几人前半夜将渔网下到水里之后,便三三两两结伴一起到附近的田埂下窝着等收网。而显然是第一次干这种偷偷摸摸的事情的苗苗心情有些紧张,阿华便带着她来到了河对岸一处废置的船坞。说是船坞,其实不过一个小亭子,比寻常凉亭多了一个栓船锚的木桩,据说是从百年前便留存至今的。不过,自从水库不允许船只通行,凉亭便渐渐荒废了。

    有一次阿华他们偷鱼,被水库的巡逻人员沿着岸边撵了一路,最后学着壁虎断尾求生,取下头顶的电筒,使出吃奶的力气往水库里一抛,伴着手电筒的光沉没在水库里,还得应着电筒落水的“扑通”声,应景地呼喊一句“谁来救救我,我不会游泳,要淹死了……”,然后夹起尾巴疯狂地在黑夜的玉米地里穿梭,直到身后穷追不舍的巡逻员真以为有人落水,着急忙慌地去找木棍从水里捞人时,阿华他们才疲惫地跑到凉亭,大口大口喘着气。劫后余生的年轻人们,一边在亭子里吹嘘着自己逃跑时是如何惊险刺激地在巡逻员身前两三米的位置脱险,一边看着伙伴们被汗水打湿得淋漓的脸。

    “我常坐在凉亭里听水库的声音,虽然一直没有听到有意思的内容,可是盯着宽广的水面,我烦躁的内心就会一下子平静下来。这种感觉,就像是被爱人紧紧拥在怀里一样。”说这句话的时候,阿华出奇地平静,仿佛一颗石子落入水中,没有溅起水花便消失不见。

    “这就是你的海。”苗苗认真地回答道。银色的月光照在她的脸上,映衬得她像陶瓷美玉一般温润明丽。

    “我不知道,一个人见过的、经历的、拥有的太少,所以便以为自己拥有的就是全世界最好的东西,于是把水库当成大海,把堤坝当做长城,把群山当做世界,把星空当做宇宙。在自己狭隘的世界里,做着坐井观天的梦。”他苦笑了一声,“这样的人生,听起来多少有些自我安慰的悲哀。”

    “可总比那些庸庸碌碌去追求高山大海却忘记了自己心中那一湾湖泊,一座山丘,一颗石子的人要好很多了。知足的人,常心怀感恩,如此便不害怕失去,即使失去了,也不会懊悔,只会庆幸自己曾经真真切切地拥有过。”苗苗的神情冷清,可是眼睛像天上的星一样,射出给人以力量和勇气的光,像山间的萤火虫。是啊,阿华许多年没有见过萤火虫了,这种来自寥远记忆的光点,似乎又重新唤醒了蛰伏在他心中的幼稚与鲜活的悸动,这是一场辛酸的久别重逢。

    “所以,我也算是拥有海洋的人,是吗?”阿华迫切地需要一个肯定,一个来自于眼前人的肯定,像漂流在海洋里的海难幸存者,需要一块可以漂浮的木板。

    “你从未失去你的海洋,而且,我一直认为,你的海洋远比你以为的更广阔,更高远,只不过你把她藏起来了,藏进了百慕大三角,又或许是藏在了加勒比海,总之藏得很深,以至于你自己都忘了。阿华老师,是个很深沉,也很善于伪装的人呢!”不知怎么的,在阿华听来,最后一句话里,苗苗的语气并非讥讽,更像是一种怜悯,与生俱来的对迷失的人的怜悯。她是个天生的老师,拥有看穿一切粉饰的能力。

    “哦,是吗?很让人沮丧啊。”阿华无神地看着远处人家微亮的灯火,呓语一般,“今晚会有大鱼”,他指了指水面,“鱼群似乎都游到水面了”。

    顺着阿华指尖的方向看去,数百尾?不,千尾万尾铁青色鳞甲的游鱼像是受了月亮和星辰的召唤,齐齐吐着蚕丝一般的银圈,朝圣一般浮出水面。漆黑的背脊划破沉静如墨的水面,可水面偏又像透明的玻璃一样,可以清晰看见鱼群的尾羽翩翩如舞蹈般轻盈起伏,一跌一宕,仿佛静谧的夜晚也随之摇曳,让人心生荡漾。它们似乎在追逐什么?水中的月亮,风吹落的饵料,又或是仅仅追逐一种类似于虚无的东西。它们结成一队,浩浩汤汤地周游在水面,皎洁月光下,它们的鳞甲似水晶般闪着光亮,像是即将上战场厮杀的战将。入秋后的水面后半夜渐渐笼起了一层轻薄的白雾,从岸边徐徐地将整片透亮如宝石般的水面包裹起来。阿华与苗苗似乎也变成了一尾游鱼,徜徉在如梦如幻的夜景之中。他们的心像是静止了,世界只剩下一颗单调又有些仓惶的心在微微颤动,连同一万尾游鱼,气氛庄严又凝重,像是等待古寺一声崆峒的钟。好像有一阵风吹来,鱼群顺着风向砖垛,这是阿华才看清鱼群的前方有一个夜明珠似的灯一般的指引,鱼群便是追逐着它潜出水面的吧。那是什么?那只许多年前扔到水里的电筒?还是一只淡水中的水母?又或是一场梦,一场表演,一场在众人的鼾声和冷寂的秋风中的葬礼。阿华不知道,苗苗早已瞠目结舌,许久才反应过来,自己已经许久没有眨眼,眼睛痛得流下了泪珠。

    “阿华老师看到了么?”久久之后,苗苗才开口问道,她害怕自己看到的只不过是困顿交加之后,一瞬间的恍惚与梦幻。

    “看到了,很震撼,以至于我一度怀疑自己是否还活着。”

    “或许有那么一刻,我们的精神离开了这个世界,看到了来自异空的美丽。而这个世界上,不会再有人见过这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