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时代1990_第二百零一章 一次巨大的挑战!(4000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一章 一次巨大的挑战!(4000字) (第2/3页)

r>    可既然票房如此失败,这对白锋而言,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好吧,其实票房这件事算是众说纷纭,因为这个时代的统计不是那么的全面。

    就好像白锋记得其实这部电影在沈城上映的时候,还是挺火爆的。

    而且,就后来看香港的数据,那也是有两千多万的票房那。

    这个……从这些其实也能看出来,票房是低于投资的。

    不管如何,反正这个挑战是巨大的。

    这对白锋来说,真的有些刺激。

    其次,这就要好好的来想一下,这部电影的‘机会’所在。

    白锋作为一个重生者,他完全可以确定一点,那就是这部电影是经典之作!

    就从一般的角度来说,许多的信息都显示着,这部电影是因为电视台不断的重播才被许多人发现其经典之处。

    但白锋却记得自己在电影院里,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很多影迷的表现。

    那真的是笑的前仰后合。

    所以,本身就是一部成功之作,就是一部经典之作。

    而重播只是让这部电影被更多的人看到,很多的时候,是因为许多人并没有看到这部片子。

    于是,才不被大家认可。

    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好像陆老师那样。

    对的,是我们许多的大陆人,对这种颠覆性改编《西游记》这个做法,本身是不接受的。

    一听到什么,唐僧里嗦,那孙猴子还跟牛魔王抢老婆。

    那就干脆不看不接受。

    直接就把这个电影定义为烂片,垃圾片。

    是的,很多时候就是这样的。

    数据不好听这就是人云亦云。

    但反过来说,其实人云亦云根本是没错的。

    我们人类就是群居动物,我们就是要一起抱团,就是要人云亦云的。

    听别人的看法跟建议,这并没有什么问题。

    只是,在这个过程中,确实是会错过一些东西。

    而这些,在后来会被称为经典。

    在人类的历史上,有太多这样的例子了,比如梵高。

    但,白锋是一个营销人。

    就算是梵高,他的作品后来被发掘出来,被认定为经典中的经典,那也是跟营销人分不开的。

    只是眼下,就这个局面来说,白锋这次的营销,面临一个巨大的选择性问题。

    懂营销的人一定会明白,一个产品,真正的关键是要抓住目标消费人群。

    那么,放到这部电影上,这个消费人群要如何选择?

    从广义上来说,任何一个大陆人都可以买票进入电影院。

    但,真正看电影的又有多少?

    而这些人中间,能接受这个颠覆性改编的又有多少?

    还有多少是跟陆老师他们抱有差不多想法的人呢?

    白锋自然没有贬低陆老师他们的想法,不喜欢某个作品的想法,这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只是在这个营销里,他应该怎么做?

    如果想要抓住如陆老师这类的影迷,那白锋就必须要做一件事。

    他就得像说服陆老师这样,来说服其他人,也就是改变他们的看法,让他们也能接受这种大胆的颠覆性改编。

    那这个工作有多大?

    如果以广告的手段来说,也不是不能做,白锋完全可以出一套,慢慢的来改变大家思维的套路性广告。

    比如,可以一开始把《西游记》改的更加的颠覆,就好像后来那个《报告老板》里面的一些改编,完全就是超级无厘头。

    各种乱来。

    我白锋也可以,还能改的更加乱来。

    然后把这样的广告推出去,大量的来推,被许多观众各种谩骂。

    对的,这个广告的目的就是去被骂的。

    怎么样,想不到吧。

    但,还记得吗?

    破窗效应。

    推出了这样混乱无厘头广告,然后再推《大话西游》。

    那么,观众会有如何看法?

    啊呀,这个好像还不错。

    虽然也很颠覆,但似乎这个《大话西游》比之前那些乱来的要好多了。

    这孙悟空跟紫霞仙子谈恋爱,也不是乱来的嘛,原著里就有一点点蛛丝马迹的嘛。

    没错,几乎一定会产生这样的效果。

    而以上这个套路,等于是白锋给咱们广大的群众来了一次心理暗示。

    这很可能会取得成功。

    但是……真的要这么做吗?

    白锋不是不敢,他是觉得,没有这个必要。

    四块钱是生活,三块钱是面子,不是小瓶买不起,而是大瓶更有性价比……咳咳……

    白锋决定了,他还是走另外一条路。

    那就是,抓能接受这个颠覆性改编的受众人群。

    而他们,应该大多都是年轻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