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是郭燕,还是刘晓丽?(第三更) (第2/2页)
”刘晓丽正因为拿不准才想求助于白锋,在她的眼中,白锋是个聪明人,是个能人,郭燕这个角色的分析还不是手到擒来嘛。 可现在,人家白锋让自己来说说,这个分析似乎又不太好说。 正犹豫间,白锋却接着往下讲了。 “姐,郭燕在你看来,是一个好女人,还是一个坏女人呢?” 这个问题让刘晓丽一时之间不知如何回答。 按照剧本来说,那个工厂的老外,对郭燕的攻势非常的直接。 人家是工厂老板,而且还是一个美国人,在定下了目标之后,就没有掩饰过心意。 甚至还说,就郭燕跟王起明之间的婚姻,在美国这边什么也不是。 可郭燕也是拒绝过的,她也是坚守了跟王起明的婚姻。 在他们夫妻俩来到纽约之后,生活陷入十分窘迫的地步,郭燕也没有留下丈夫跑掉。 但后来,郭燕还是跟那个工厂的老板结了婚。 就这一件事,在我们中国人看来,那绝对是十恶不赦的坏女人了。 可这里面又很是复杂。 刘晓丽正因为拿不准这个,才想求助于白锋的,结果这个家伙却把皮球踢给了自己。 还好,白锋见刘晓丽陷入思考,便说了他的想法。 “其实,如果综合看小说的话,那么,郭燕后来的变化是有伏笔的。” 小说? 刘晓丽忍不住开始回忆。 跟电视剧的剧本不一样,王起明跟郭燕在去美国之前,还有一个段在京城的剧情。 就《beijing人在纽约》这部小说而言,根本就是一部自传小说。
写的就是曹先生的个人经历,据他讲,他写的是热泪盈眶。 王起明就是他自己。 而在没有来纽约之前,王起明跟郭燕俩人申请签证,这才是小说的开头。 小说的时代是80年代,这个时候出国的人非常的多,申请签证要排长队。 他们俩申请的理由是‘探亲’,郭燕有个亲戚在纽约,也就是后来接他们俩的那个人。 这个理由在某个很善于签证的人看来,被嘲笑了一番。 人家说了,你们这理由根本就办不下来签证。 这人没想到,很快被打脸。 而王起明跟郭燕签证下来,马上就找了朋友聚会,所谓在‘京城最后的晚餐’。 在整顿饭上,王起明说了一句话。 美国的签证政策,就是个大JB政策。 他如此大骂,好友就认为,拿下签证,凭的是郭燕那啥吗? 自然,这其中带着污秽的意思。 好好想一下,王起明为什么要说这个话? 显然,这位大提琴手,这位艺术家,心里是有怨念的,他觉得因为自己老婆才拿到签证,很跌份。 而这正是给后来二人的结局,埋下了种子。 郭燕确实坚守过二人的婚姻,她对王起明绝对是有感情的。 可随着在美国的所见所谓所感,还有那颗种子也跟着发芽壮大。 郭燕也变了。 就好像她一开始也很难接受,自己的姑妈来接他们,最后却把账单扔给了他们。 所以…… 当白锋简述了上面的几点后,他对刘晓丽是这么说的: “郭燕是好人还是坏人,这可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变成了一个以利益为先导的人,虽然她还留着一些传统上的东西。” 以利益为先…… 传统…… 刘晓丽听后内心一震,白锋的分析很明显是对的,他抓住了这个角色人物变化的关键,而这…… 却在此时,一股怪味儿出现。 “哎呦,糊了?” “哎呀!……还好还好。” 他们二人聊的太投入,那炖着的鸡眼瞅着要糊。 二人情急之下,都去抓那炖锅的柄,结果却抓到了一起。 白锋的大手抓到了一只小手,仿佛是烫到了一般,他立马松了手。 当晚,这顿饭吃的还不错,特别是姜汶。 他就好像王起明一样,对这美国的见闻,发表了许多的看法。 白锋时不时的应和两句,其他人也是如此。 好消息是,没人抱怨这炖鸡有些糊味儿。 …… 第二天。 电视机里又出现了肌rou大佬跟美女,还有那令人血脉偾张的音乐。 宅子里就剩下了白锋跟许情,他们俩人还是跟着跳。 只是…… “不行不行。”许情这姑娘又没坚持多久,再度躺平。 白锋正想鼓励她,却被直接拉倒。 “喂,你……” 二人干脆贴在了一起,这个距离着实有些危险。 却听许情脸色羞赧的说道:“宁宁这个角色,我有些不太懂啊,锋子你帮我分析分析呀。” 白锋很想说:我一个咨询师,你找我分析角色,这算怎么回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