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时代1990_第七十八章 一部《三国》分五部卖!(第十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八章 一部《三国》分五部卖!(第十更) (第1/2页)

    第79章一部《三国》分五部卖!

    “我懂了!就是说,先卖了播放权,然后把这个钱拿回来,我们拍戏?”

    “这个想法好呀!但,真有人买吗?”

    “不能播就买?我有点儿不信啊。”

    “那不如这样好了,咱们就拿出诚意呗。”

    “什么诚意?”

    “能卖的都卖了!想来我们卖的多,量大管饱的,他们也就觉得我们实在呀。”

    “这个想法不错。”

    白锋提出了那个期货的概念,这简直是给王老师他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能这么卖吗?

    要是能卖的话,那怎么卖才好呢?

    不如我们显得实诚一点儿吧。

    白锋听到这些议论,实在是有些哭笑不得的感觉。

    赶紧打住。

    “各位老师!我说两句,如何?”

    毕竟是白锋提出来的,那他这么讲,当然得给他机会了。

    “你们先等会儿,听听咱们白锋同志的说法。”

    还得是王福林老师,他的话果然是有分量的。

    白锋得了这个机会,朝王老师一笑,接着就来了一句,让许多老师惊讶不已的话。

    “首先,咱们要把《三国》卖出去,那么,各位老师,算我白锋求求大家,千万不要把刚才的那些话,以后在讲出来。”

    啊?这是什么意思?

    还好,大家的理解能力都很强,很快就懂了。

    王福林老师说道:“白锋同志,你的意思是,我们不能那么一股脑的能卖的就都卖了?”

    白锋点点头,“就是这样。”

    他马上就解释了一下。

    “我也知道各位老师心里的想法,我一个来自东北的,我当然也明白,薄利多销嘛,三块一个,五块钱俩,早点儿卖完早点儿回家,对不对?”

    他这么一说,大家都笑了。

    就算是蔡晓青导演,那也是展现了笑容。

    其实,这部《三国》她拍的是最多的,王福林老师现在更多的是统筹。

    白锋一见自己的说法产生了效果,心里很是高兴。

    “各位老师,这么说吧,一般商品确实是薄利多销更好一些,因为那些商品,我们可以很快的生产出来,可以保持一个很大的量。

    但影视产品,或者说是文艺类的产品,这不一样的。

    这样的产品,搞出来了就是搞出来了,就算以后还有可能会再拍再搞,但这个版本跟后来的肯定有不同。

    各位老师大概会觉得,我们后来人搞的,有可能超越现在的这个版本,但是我要告诉各位老师的是。

    就算是后来的有可能超越现在我们在搞的,可我们这个版本,就是唯一的!

    就算是有瑕疵,就算是有这样那样的毛病,那也是唯一的!

    莫扎特的音乐现在还是经典,达芬奇的画作万金不卖,李白的诗现在还被传颂……

    所以,我们不能像卖一般商品那样的卖掉我们的作品呀!”

    白锋的这一番话,真有振聋发聩的效果。

    在座的许多老师,他们立马就明白了。

    没错呀,我们不应该轻易的卖掉!

    而且,我们应该卖的贵一些!

    就算是现在播不了,又如何呢?

    他们能买到未来的播放权,没准就是一种运气!

    白锋看着老师们的表情,他相当的高兴。

    其实,他很清楚为什么会这样。

    这些老师也不是不明白,文艺作品的价值到底应该如何体现。

    但是,他们以前没这么卖过!

    真的就是这样,就是这么简单的原因。

    咱们国家的著作权法到现在也没有修改过,这确实是突显了跟不上时代的现实。

    就好像,一个文学作品收入超过800块钱才交税。

    要知道,当年制定这个规定的时候,800块钱好大一笔钱的好不好。

    但就这个800块交税线,还要延续大概二十多年。

    而这一切的背后,其实是突显了我们国内文化市场长期低迷的事实!

    直白的来说,一个影视剧,应该多少钱买,应该多少钱卖、

    说不好。

    但,总体上就应该非常的便宜。

    甚至这个版权,在许多人眼中,根本不值钱。

    不说别人,就央视自己有多尊重版权吗?

    要是他们很尊重的话,会有后来陈沛斯老师跟他们打官司吗?

    而且,就算是陈老师赢了,那都跟输了一样。

    自己都不尊重版权,又怎么会觉得这个东西会很值钱呢?

    在座的这些老师,都是非常敬业,拍戏认认真真,对待作品绝对不会马虎的名家。

    但,他们真的知道如何让自己的作品,产生更大的经济效应,也就是更好的卖钱吗?

    他们不知道。

    没干过,没接触过,从来就没有在这方面浪费过一个脑细胞。

    他们当然不可能知道。

    可白锋知道呀。

    在三十年后,一个影视剧没有拍出来就卖出去,这算是新鲜事儿吗?

    就好像每年的春节档,能进入这个档期的电影,在没开拍之前,就已经签了好多的对赌合同。

    确实,有不少的观众在吐槽这个现象。

    白锋也觉得有一些作品,拍的烂结果还占据了大量的排片,甚至搞出来阴兵看戏这种灵异事件来。

    很不好!

    他也跟着骂。

    但,在这个情况的背后,是影视作品与资本的紧密结合。

    好吧,三十年后的影视圈跟资本结合的过头了,确实应该骂。

    可在当下,我们的影视圈里,资本寥寥无几,这也是不对头的。

    想要搞活市场,就得好好的利用资本嘛。

    说穿了,没钱也没办法搞活市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