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觉醒:施主看上去颇有慧根,与我佛门有缘 (第3/3页)
外沉寂肃穆。 程德不经意间抬头,望向庙顶。 令人眼花缭乱。
那一个个佛爷凸起的脸也宛如夏季夜空漫星斗,它们神态各异,千姿百态。 更重要的是,这些佛爷用的都是金身。 看到这些金身,程德眼里闪过一阵惊愕。 这些金身,到底花了多少金漆才镀成的? 闪闪发亮的金身,和前来香客身上打满补丁的衣服,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趁着马秀英和罗燕两人驻足在一尊佛像前,马秀英给罗燕介绍着这尊佛像的来历时,程德朝着身后打起了一个手势,然后有数十人立即靠近。 程德望着他们,对他们道:“你们去查一下这灵溪寺,尤其是这些金身,我看这不像是金漆镀成的,倒是有点像真的黄金,你们要特别留意一下。还有,灵溪寺各处,一个不要放过查探。这灵溪寺的方丈,以及寺庙里的一些僧侣,你们也都去查一查。就这样吧,你们去好好查一查!” “是。”众人纷纷轻声应道,随后众人四散而去,分别往一个方向前去查探了。 程德见此,便返回到了马秀英和罗燕待着的地方。 恰好,马秀英也已经为罗燕完了来历。 马秀英看了一眼程德,便又拉着罗燕往下一处佛像而去,程德不急不缓地跟在她们后面。 很快地,他们三人来到了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中间供着一尊高三丈三尺三寸的佛像,左右两边各自摆着另外十几个不同的佛像。 每一尊佛像大高矮胖瘦各不相同,神情动作也是千姿百态。 有的咬牙切齿,怒目而视;有的朱唇微启,面带微笑;有的盘膝而坐,双手合十;有的金鸡独立,手舞钢鞭;有的眼睛半闭,手持经卷...... 程德看到马秀英和罗燕摆从功德箱旁摆着的香堆里面抽出六支香,并当着管功德箱僧侣的面,朝功德箱投入了一些钱,僧侣双手合十,面带微笑望着马秀英、罗燕两人。 很明显,马秀英、罗燕投的钱有点多了。 程德目测,估摸着有好几两银子。 之后,马秀英与罗燕各持着三支香,点燃后,双膝跪地,虔诚地朝着佛像跪拜。 一般上香最多不宜超过三支。三支可用来代表戒定慧。 上三支香为宜。此表示“戒、定、慧”三无漏学;也表示供养佛、法、僧常住三宝。这是最圆满且文明的上香供养。上香不在多少,贵在心诚,所谓“烧三支文明香,敬一片真诚心”。 程德默默地望着马秀英和罗燕两人上香时的动作,他的身子没动。 他的目光平静地望着眼前这尊金身佛像,面色无喜无悲。 在他看来,求神拜佛,都是图个心安。 但他更知道,求佛不如求己。 他记得前世读过几本佛经,读完后还自娱自乐写了一首自我取乐的诗: 佛在心中莫外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但凡招摇非真佛,偈语常听使人愁。 待在这里,程德自觉有些格格不入,他尊重那些香客的这些举动。 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他默默地从大雄宝殿退了出来,目光一直停留在马秀英与罗燕身上。 忽然。 一位僧侣,朝着程德凑近,只见他双手合十:“阿弥陀佛,施主为何不进入大雄宝殿给佛祖上香呢?” 程德闻言,收回视线,看向话的僧侣。 看到此人身上披着一件简朴的袈裟,面色平静祥和,眉宇间多了一份书卷气,颇有一份得道高僧的气韵,程德对此人多了一份好福 程德心想:或许,此人才是这灵溪寺真正的僧。 于是,他也双手合十道:“酒rou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因为我心中有佛,所以我觉得无须再给佛祖上香。” “贫僧法号觉醒,施主看上去颇有慧根,与我佛门有缘。不如放下,投我佛门?” 程德:“......” 他可不想当和尚,这觉醒和尚,倒是把他给整不会了。 再了,咱们才第一次见,你就要让我当和尚,谁给你的自信啊? 程德望着觉醒和尚眼中露出期待的眼神,不禁感到一阵无语。 当然,他面色依然表现得很平静。 于是,程德回道:“见性志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觉醒大师,你着相了。” 觉醒闻言一怔,目光里充满了喜意,双手合十道:“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施主,贫僧以为你很有慧根,施主也确实与我佛有缘,关于这点,出家人不打诳语。” 程德笑了,回道:“我不愿投身佛门,觉醒大师却要让我加入佛门,你这是不与我方便。觉醒大师可听曾过一句话?” 觉醒愣住了,问道:“何话?” “若不与人行方便,念尽弥陀也是空。”程德望着觉醒回道。 觉醒听后,双手合十,目光一亮:“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施主,确实是贫僧着相了,还望施主见谅!” 程德望着觉醒道:“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或许,将来觉醒大师,另有一番造化。在我看来,觉醒大师非常人。” 觉醒笑了,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施主谬赞了!” 觉醒朝着程德点了下头,正准备离去时,程德忽然道:“在下程德。” 觉醒身体一顿,尔后,又继续迈步离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