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章 江山路,喧鼙鼓 (第3/3页)
br> 姚广孝打开木箱后,从里面取出了一本厚厚的书。 这本书赫然是《泗州律法》。 姚广孝对着《泗州律法》的页码,开始对这串数字进行破译。 破译后结果如下:“张士诚要攻打高邮城。” 随即,姚广孝看着刘重五道:“信是从盐城那边送来的。应该是徐英杰或者刘仁二人中其中一个传出来的。” “徐英杰与刘仁,绝声卫已经对他们查过了?”刘重五问姚广孝道。 “绝声卫查过了,而且不止一遍,最后经过分析,他们两人没有背叛将军。我们的人接触了他们两人,可以确定此事。而且,他们现在在张士诚那边,都位高权重。尤其是徐英杰,还担任着大周朝右丞。”姚广孝并没有向刘重五隐瞒,将所知道的告诉他。 刘重五:“既然如此,姚祭酒,我们该如何防备那张士诚来攻呢?” 姚广孝沉思须臾:“如今高邮城,城比之前还要高且更加坚固,再加上高邮城城内有足够的士兵,且粮食充足,即便是张士诚来攻,我们守住高邮城也是绰绰有余,根本不必担心张士诚来攻。” 刘重五:“张士诚来攻高邮城,那么,盐城那边,需要和建湖城的李偏将通通信,让他配合着攻打盐城吗?” 姚广孝看着刘重五的目光多了一丝诧异:“没想到,你竟然想到了这一层,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建湖城李偏将自然是要联系的,既然张士诚想要攻打我们高邮城,那我们攻打张士诚,自然也是可以的。或许,在徐英杰或刘仁的配合下,这盐城,或许不久后将会落入我们泗州军手郑” 刘重五赞同地点零头:“姚祭酒言之有理。” 姚广孝笑而不语。 接着,姚广孝的目光投向伏案上元朝疆域图淮安城的方向。 也不知道,淮安城现在是什么情况? 还有,将军如今在哪儿呢? 程德此刻,自然是在梦会周公。 时间不知不觉间流逝。 东方一白,窗户亮堂了。 清晨,下起了雨。 程德醒来后,站在窗户旁,朝着外面空望去。 暴雨倾盆,乌云覆盖着整个泗阳城。 也是在大雨中,从宿迁城走出了一支队伍。 这支队伍,他们冒着大雨,押送着粮草,往泗阳城而来。 整支队伍共有五千人。 每个人都身着元朝的战甲,他们都推着车,在雨幕中缓缓而校 他们的脸上都非常冷峻,从他们的体型来看,都是魁梧的大汉。 而且,他们的目光充满着杀气。 若是仔细看,会发现这批人,都是精锐中的精锐。 骑在一匹高头大马的,是一位风姿魁伟的男子。 此人,名为崔莹。 崔莹是高丽王朝宰相崔惟清的五世孙,父为司宪纠正崔元直。 崔莹早年从军,因在杨广道对倭寇作战有功而成为宫廷侍卫,参与平定赵日新之乱,知遇于恭愍王。 在至正十二年三月,被宗主国元朝调到中原江淮地区,参与镇压元末农民起义。 而他此次奉命镇压农民起义的人,显然是泗州军程德这支农民起义军。 不过,自从他随着脱脱参与了消灭芝麻李后,因为战场上表现突出,深受脱脱赏识,就被脱脱委以重任。 这押送粮草重要的任务,自然也就因此落在了崔莹身上。 崔莹的目光穿过重重雨幕,抬头望,眼里闪过一丝阴郁。 这雨,显然太大了。 而押送粮草的任务,有时间期限。 看这情形,下暴雨显然让押送的时间变长了。 这也是他为什么依然坚持在雨中前行的原因。 时间期限到了,若是没有将粮草运送到前线。 那么,等待他的将是来自丞相脱脱的惩罚——杀头。 他可是记得,离最后的期限,也就一了。 他必须在明日午时前,将粮草越清江城。 下一个城,便是泗阳城了。 在那里,让泗阳城守将配合一下,应该可以尽早将粮草运送到前线。 泗阳城不远了,那么,清江城、清河城,也不会远了。 想到这里,崔莹心中松了一口气。 时间流逝的很快。 “将军,前面再行五里,便是泗阳城了。我们需要去泗阳城躲躲雨吗?”崔莹身旁的亲兵问道。 崔莹沉吟思索一番后,“不了,眼下,我们尽早将大军的粮草越清江城,早些交差才是首要的。一场雨而已,让弟兄们克服一下。等将粮草送到后,到时候,再让弟兄们去大都云仪苑放松几日。弟兄们的花费,全都由我承包了。” 亲兵闻言,目光大亮:“将军,是那个大都贵族都常去的那个云仪苑吗?我虽然没去过,但是我听过那里的花费不低,一晚上需要好多钱,而且那里的女人个个都水灵灵的。” 崔莹:“嗯。就是那个云仪苑。你传我的命令,将我的意思,传达给弟兄们。” “遵令!”亲兵立即匆匆离去,往队伍后面而去,丝毫不顾头上的倾盆大雨。 目送着亲兵的背影,崔莹收回视线后,开始继续领军行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