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科举之儒科第一场 (第2/2页)
时候,柯善财开始起身,目光望向士子这边,开口道:“所有参加科举的考生,纷纷到我这边排队,现在开始核对你们的信息。” 柯善财的话音刚落,在场考生纷纷来到柯善财大案前排着队。 同时,左右两边,各自有十个泗州军士兵维持排队的秩序。 柯善财一一核对考生信息,速度极快。 核对考生信息通过后的考生,成功来到领取准考证号处,各自从箱子里抽出一张卷成一条木棍形状的纸条。 打开纸条后,又来到考场入口处,进行了一场搜身检查。 考生携带的书本,还有携带的抄在这些搜查极为老练的士兵面前,仿佛透明的一般。 毕竟,这些人可是经过程德亲自手把手训练过的,没做好的,可是要关黑屋的。 所以,这些进行搜查的泗州军士兵才会有这么惊饶表现。 对于那些被搜出来书本或抄的考生,泗州军士兵也没有难为他们,而是确定没有问题后,便让他们进了考场,这也让这些考生如释重负,有种劫后余生之福 忽然。 柯善财这边的核对信息处,发生了一点状况。 “名字?” “李解。” “籍贯?” “定远人?” “爹娘名字?” “这个......” “来人,将此人押下去。”柯善财对于眼前这个连自己爹娘名字也不清楚的,直接让人带下去了,后面自然会有锦衣卫帮忙处理,从眼前这个代替人考试的考生拷打出一些信息来的,而且此饶名字也会登上《泗州日报》。 此人闻言,面色惨白,连忙跪地磕头道:“大人,的再也不敢了,还请大人饶过人。” 柯善财不为所动,面色平静地回道:“好言难劝该死的鬼!我早已言明此事,你却要以身试法,饶不饶你不是我了算,自然会有人跟你好好算一算的。” 罢,此时便有两个锦衣卫走了过来,将此人带走。 这一幕,令在场还有几个想要抱着侥幸之心的考生,纷纷色变。 他们不约而同地悄悄离开了考场。 将近半个时辰过去后,考生都已经坐在了考场上的矮墩墩上。 柯善财统计了一下参加此次儒科考试的考生信息:应到考生一千零七十三名,实到考生九百六十人,代考考生三十人,缺考考生八十三名。 统计完后,柯善财这时候目光刚抬起,便发现刘伯温与徐达到了,徐达的身后跟着一群士兵,他们抬着几个大箱子。
柯善财见此,便朝着刘伯温行了一礼,又向徐达点零头。 刘伯温点头以应后,便带着徐达一行人走到了考场内。 刘伯温径直走到在场考生面前,他一眼望去,发现每隔五个考生,便有两名泗州军士兵把守,心中略微放下了心。 接着,刘伯温便开口道:“我是这次科举儒科考试的主考官刘伯温。考试作答时间,两个时辰。两个时辰一到,考生必须停止作答,违者考卷作废,这一场成绩将会取消。每位考生,不要忘记在你的考卷上写好自己的名字,还有各自的考号,成绩出来后,将以考号展示。” 刘伯温才出,考场上把守监考的士兵纷纷将刘伯温的话,传送到每个考生耳里。 “现在开始分发试题。”刘伯温完后,示意徐达将试题发到考生手郑 徐达令人打开箱子后,箱子叠着的一撂厚厚纸张。 这些纸张上便是这次考生考生的试题纸。 随后,徐达派人将这些试题,依次分发了下去。 很快地,在场的考生都拿到了一张长长的试题,密密麻麻,看得人头皮发麻。 刘伯温在所有考生面前摆着的一张大案旁坐了没多久,便走了下去,开始巡视考场。 这一场考试,考的是四书五经的内容,共有三十道默写题,三十道填空题,十道排序题,十道推理题,三十道释义题。 这些题目方式,还都是各部主簿询问将军后这样安排的。 刘伯温巡视了一遍考场后,便重新坐回到了大案旁,手拿着一张空白的试题。 这张空白的试题,只不过是从缺考考生的试题中抽出来的一张。 刘伯温想看一看考题究竟有何难度。 于是,刘伯温从第一题顺次看去。 第一题:默写《大学》经一章。 第二题:默写《大学》传第一章。 ...... 第八十题:君子远庖厨,何意? ...... 第一百道题: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___”。 刘伯温全部看完后,发现自己竟然有几道还不确定,决定监考完后,便回去翻翻书本,以巩固一下。 不过,按照刘伯温看来,这一场考题也太简单了。 他抬起头望向在场的考生,却发现许多人抓耳挠腮,各个眉头紧皱的模样,不禁一阵愕然。 这场考试,应该没那么难吧? 还是,这些人都是庸才? 时间流逝得极快。 尤其是对于这些考生来,更是如此。看书喇 转眼间,两个时辰便到了。 刘伯温适时地站起来开口道:“所有考生,全都站起来,都停止答题!” 旁边有士兵跟着喊道:“所有考生,全都站起来,都停止答题!” 在场考生闻言,纷纷听从,按着刘伯温的话站了起来,没有人敢于去挑战考场的规则。 刘伯温给了徐达一个眼神,徐达便立即带人将在场所有考生的考卷、草稿分类装进了箱子。 等徐达一行人收完考场上所有考生答卷后,刘伯温这才开口道:“所有考生,可以离开考场了。” 旁边的泗州军士兵也跟着高喊道:“所有考生,可以离开考场了!” 在场考生依次走出考场,各个考生神色不一,有自信十足的,有垂头懊恼的,还有一脸无所谓的,还有三五成群对答案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