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布局三塘水 (第2/2页)
马车,后面拖挂着安装了四个轮子的投石机。 前面的车厢比驷马车小,仅有九尺长,看注释那是「弹丸车」。 后面的投石车也采用相同尺寸的双轮底盘,从弹丸车后架左右各伸出一根木杠,端头的铁钩挂在投石车的转向机上。 「你看,这是弹丸车,后面的是发射车。弹丸车除去装载抛掷用的弹丸,还可以有驭手和车夫及搭载兵员四名。 马车抵达作战位置,立即摘钩放下发射车,车夫将发射车转向机下方这两个助锄打开后钉到地面固定车辆; 其余人把投臂上的配重挂好,然后一人指挥驭手和车夫协助调整方向,两人摇动摇把带动齿轮,力臂拉动投杆降下,弹丸放入。 指挥发令后要把继续带动齿轮,卡头走到脱卡位置,折叠的力臂重新打开,配重的作用下投杆向上弹起并将弹丸掷出。 这样,只需要六个人就能完成这台投石车的准备和攻击。」 「这样,投石车随时可以移动?」陈三文摸着胡子眼里闪过亮光。 「对呵,我们可以在野外打埋伏,可以攻击河面上的湖匪,甚至做得更小些拉到城头去投掷手雷 !」 「不过……,它的外形、尺寸上看,恐怕不能投很远哦。」陈三文皱皱眉。 「不需要很远,能够投两百步以内即可!」 「那好办!」陈三文点头:「人手和木材,给我这两样,做出两百台来揍死那个蓼花子!」 「倒不要那么多。」李丹笑了,把准备打敌人水军埋伏的事情在他耳边说了,然后告诉他: 「你做出三十部,便是这仗的大功臣!石丸我让谢豹子在冕山造,至于木材……?」 他还在思索,陈三文已经有了主意:「我建议都放到余家渡去,那里无论是从云山岭采石还是伐木都方便,重要的是隔着东河湖匪不易察觉。 余家渡现有炭场和木材厂的劳力都可以用起来,连调拨人手都省了。造好了直接从余家渡装船进三塘河,神不知鬼不觉!」
「好主意,就这么办!」李丹高兴了。这仗一直有两个困扰:派哪支部队参战,以及如何弥补队伍缺乏战斗经验的缺陷。 现在有了灵活机动的投石车,后者有了打击利器的支援可以很大程度上获得弥补,所以他非常高兴。灵机一动,又提出可以把投石机装到稍大的战船上去。 「去掉水密舱,底仓铺设船板,加轮轴车桨,用人力踏动。上甲板中部为舱楼,前甲板设投石机两台,后甲板设一台。舱楼上设小型机两台」 李丹脑筋开动起来,他画了一张又一张,告诉陈三文投石机如何与齿轮结合来调整方向和俯仰角度, 另外提出让周芹把琵琶湖里造船的工匠抽调部分去余家渡,通知古埠紧急调派八百劳力给陈三文使用。 「不过……,余家渡的事情你最好不要亲自去。有没有可派之人?」李丹问他。 「你看上次和我一起去上饶的那个伙计唐凯怎样?」陈三文推荐说:「他家里原本就是造船的大匠头,其父现在就在琵琶湖船坞呢。」 「工匠世家?那好极啦!」李丹当即同意委任他做团练器作局的副使,叫他全权负责余家渡监工。 「两件大事总算解决一件!」李丹高兴地说。 「还有一件是什么?」陈三文以为也和器具有关,便动问道。 「唉,你也不是外人,其实就是没拿定主意派谁去打这个埋伏。」李丹苦笑。 原来顾大、杨乙、审杰、张钹、刘宏升他们几个现在都在练兵,每人都带了三百部下不练不行。周芹的水兵这次肯定是要出动的,另外还需要三支队伍配合。 潭中绡虽然暴涨到五百人,但他队伍里老兵比例实际却是最高,这次他肯定是埋伏在沙洲上打硬仗的那路。 另外两路一个要埋伏在三家巷,另一个负责在湖尾塘附近埋伏,接到信号后负责截杀敌人队尾或掉头溃逃的船只。 前者在岸上作战无所谓已经内定了杨乙,后者却可能要上船的,这个人选不好定,因为李丹知道那几位的水性都很一般。 不想和陈三文一说,他忽然笑了声,批评道:「我说你可真是贵人多忘事!」 「啊?这话怎样讲的?」李丹莫名其妙。 「我记得杨链枷好像也是水上人家出身,对吧?」 「哦!我怎把他忘记了!」李丹如梦初醒,跌脚叫道。 可不,杨大意家里是渡口艄公嘛,他从小在河边长大,怎会不熟悉水性?看来还是北人不善水战的传统观念作祟。李丹连连拍打自己的额头,心中连声叫惭愧。 县衙大牢里,一名穿着对襟搭钮青衣半长衫,左臂白地补子上一条红色横杠的军官和拿着钥匙的牢头说了句什么。 后者点点头,盯了眼对方左胸白色补子 上的镇抚两个字,羡慕地说道: 「哎呀,我说谢三儿,真没想到你小子如今都当上镇抚旗官啦,我倒成给你做事跑腿的了。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呀!」 谢三儿嘿嘿一笑没接这个话茬。他就是当初看押王习的那个镇抚,如今升官做了钟四奇的副手。 想当初到刘二家做伙计之前,他曾经因为参与斗殴被关进来过,那会儿的牢头就是这位。 老熟人啦!不过他今天不是来这牢头叙旧,而是有个挺特别的任务。 「哗啦」,牢头解开门上的锁链,捂着鼻子叫了声:「嘿,小子,出来过堂了!」 从臭烘烘的气息和暗影里走出来一个面无表情的人,他抬眼看了下挎刀叉腰的谢三儿,轻声说:「长官,我知道的都已经告诉你们了,真的!」 「出来说话,我可不想在这么脏兮兮的地方待太久。」谢三儿走了几步,回头见他还在犹豫,便说:「你要是不想出去见见阳光,就回牢里蹲着吧,我可没功夫等你!」 那人听了这话赶紧跟上他,好像生怕牢头再将自己推回黑牢里似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