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人类的星旅_第十一章 发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 发展 (第3/3页)

到恒星的内部,在恒星直径1500000千米的距离上,要飞抵达恒星中心的球体在大尺度上看变得十分缓慢。逐渐接近恒星,其中央巨大的压力使得球体挤入的速度有所减缓,到达恒星中心用了半个多小时。

    这时释无视角瞬间转换到近光速飞船监控室,蛟龙获得球体到达恒星中心的信息后,立即开启球体扫描设备,精确分析计算恒星的能量总和,质量大小,体积大小,内部的物质分布等众多重要的数据。

    很快的收集完必要的数据后,蛟龙将一串宇宙位置数据远程输入到球体。计算出可持续的时间和大小,确定无误后开启了球体的虫洞启动开关。这时球体如同被利刃切开一般,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并逐步分开。在两个半球的距离达到200千米时,在恒星中心停止了分开。紧接着半球中心区域开始形成强大的超引力,恒星中心区域在超强的引力下,刹那间变得不可见,并逐渐扩大形成一个巨大的环状能量,以极高速旋转直至到达球体控制的极限速度和引力。

    此时可见恒星物质被中心强大的引力拉扯吸引,恒星表面急剧向中心不可见的环状能量上坍缩聚集。两个半球中心形成比恒星本身强上亿倍的引力,急速将恒星物质和能量吸收到中心200千米的环状能量上。吸收持续不到半小时,便将整颗恒星物质全部聚集到中心的圆环区域。

    只见恒星炙热的光随即消失,此片太空区域眨眼间变得黑暗寒冷。中心200千米的能量圆环受到两侧半球的控制逐渐缩小,在缩小到一定的程度后,可见中心突显出空洞区域,当圆环缩得越小时旋转速度越快,中心空洞区域则变得越大。最终半球控制缩小到极限时,中心空洞区域也不再变大。就此蛟龙将恒星转换成了一个连接宇宙其他区域的虫洞,而空洞区域就是虫洞的入口。

    释无通过文字还了解到,一颗标准恒星的能量,大约能持续20分钟到半小时左右的虫洞开启时间,恒星质量大小决定开启的时间。利用恒星巨大的能量创造的时空虫洞,需要控制能量的输入比例和角度,形成虫洞出口在宇宙另一区域实现准确的定位。一次成功的虫洞穿越需要保证稳定的能量输入输出,连接的宇宙定位区域的各个参数控制精确到不差分毫,才能保证稳定的穿越时空虫洞。哪怕有一丝一毫的异常和扰动都会导致虫洞区域异常,轻则撕毁湮灭在虫洞中穿越的物体,重则造成两侧时空扭曲或恒星湮灭。

    通过虫洞向远处的星系传送探测器时,会从其中一个半球中开启窗口,其中十米左右的小型探测器从窗口飞出。快速飞向开启的虫洞入口,球体控制连接虫洞另一端的宇宙区域后,立刻向虫洞中飞去,不到一分钟将达到宇宙的另一个区域。确定传输完成后,会再控制虫洞连接新的宇宙区域,继续传送小型探测器。一颗恒星不到半小时会用完所有的能量,以及短的时间消失于宇宙中。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蛟龙需要尽量多的传送小型探测器到宇宙的各处。

    超距信息传输,将探测器收集到的信息通过光子携带信息,利用反物质制造的微型虫洞,将已经携带信息的光子传送到蛟龙的光子接收装置获得信息。现在蛟龙与释无所通信的装置就是此种超距信息传输设备。释无看到这些场景才知道为什么蛟龙的信息会非常快的到达,完全超越了光速。也明白了自己为何如此短的时间会在83亿光年外的宇宙区域。

    精确搜寻时期:在空旷的宇宙大量搜寻无果后,进而转变方向开始根据自身星球的生命孕育的发展规律和存在高级智慧生物可能留下的痕迹来进行搜寻。这也是现今蛟龙们寻找智慧生物的方式。

    监测异常引力波抖动。如同蛟龙制造的虫洞一样,非常快速的吸收利用掉一颗恒星,必然会造成引力的异常波动,监控非自然状态下的引力波动,来探测高级文明。

    监测特殊辐射。在制造虫洞时会出现特殊的辐射,类似黑洞的霍金辐射。并且超距通信设备制造的微型虫洞,也会有少量的此类辐射。以蛟龙的技术现在无法完全隔绝屏蔽掉此类辐射。可以对此类辐射进行检测,发现智慧生物。

    高速飞行轨迹。以接近光速的航行会扭曲周围的时空形成特有的轨迹,通过探测宇宙中特有的轨迹来探寻可能的智慧生命。探测星系中最新航行所留下的轨迹来确定是否有高科技文明。

    异常电磁波监测。电磁波原本是蛟龙放弃监测的项目,原因是电磁波有几个致命的缺陷,速度太慢,延迟太高,只能作为近距离短时间的传输。并且能量衰减太大,基本只能在恒星系内部小范围使用。超出本恒星系,基本很难监测到。发展到高等智慧文明都会放弃利用电磁波。蛟龙最后之所以没有放弃监测电磁波,是猜想可能通过低等的文明找到高等文明造访过的痕迹,犹如蛟龙一样有高等智慧生物的造访。所以最后才决定加上这个监测工具。

    这时在旁边的蛟龙交流道:“可能还有更多高等智慧生物,利用其他更先进高效的通信方式和其他高科技设备,但以我们的科技程度无法做到更高等级的探测。就像暗星方体的保护层和最开始暗星文明的飞行器周围的保护罩,我们现在的科技水平始终无法探测明白其中的结构,也无法知道当时保护罩的作用会不会屏蔽所有的探测。”

    “这段时期有发现宇宙智慧物种吗?”释无好奇的问道。

    “在精确搜寻时期,探测到了少量疑似较高等级智慧文明留下的痕迹,但是始终没有发现智慧文明的身影。我们也非常疑惑其他的智慧文明到底在哪,为什么找不到他们。”

    由于蛟龙们互相是信息素交流的,可以达到情感记忆感同身受的分享。信息素所传达的丰富信息,是用语言表达难以形象化表现出来的。将其转换成文字也是异常的艰难生涩,同时蛟龙远古记忆也十分总结精炼致使信息不细致完整。很多蛟龙的科技,在释无生活的地球从未见过。在这一段虚拟现实的体验中,有一些地方释无理解还是有些难度,并且其中有些理解可能和蛟龙表达的有些出入,释无只能尝试将这部分虚拟现实中最主要的信息以自己的认知方式理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