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搜寻 (第2/2页)
的太空葬。不过脑机时代前的后期还是有少部分人在没有禁止太空葬的国家进行,但是会遭到国际的谴责,发射基本都是秘密的进行。所以现在太空中还有多少冷冻舱室我们也不能确定,需要先进行扫描确认。” 释无没想到这个业务最后是这个走向,但现在更想知道能不能找到还在太空中的人,急切的问道:“这个扫描找到容易吗?” “扫描也不是很容易,但还是可以全部找到的,要多花些时间而已。早期的飞行比较慢,有些还没有旅行者一号飞行的远,中后期飞行的速度相对会快一些,有些超过了旅行者一号。但是由于后期的发射时间比较晚,所以所有的基本上都还没有飞出奥尔特云。其中还有一个比较困难的点,我们现在星际传送的能力比较小,把这些分布在不同位置的人传送过来会非常的低效。以我们现在的科技可能需要十几颗恒星的能源才足够。” “那把这些冷冻舱体聚集起来,一次性传送过来呢?” “冷冻舱体分布的太广,将所有的冷冻舱室全部聚集到一起,可能要花费非常长的时间。” 释无想了想交流道:“先用探测器找到所有的太空冷冻舱室,了解大致的分布和数量,将所有的太空冷冻舱室分区域计算数量,发射探测器过去将其分别聚集到几个区域中心,然后一次性从这几个区域传送过来。这个比较折中的方法应该实现起来会容易一些。” “是个好办法。我们这边先进行细化工作论证,搜索了解舱体总共有多少,分布区域,最后预计需要几颗恒星能全部传送过来。之后看具体各方面情况是否有可行性。” “还有一件事能帮我吗,能把那颗记录了地球和人类历史的卫星里面所有数据资料,全部拷贝出来传送到我这边吗?到时将人克隆出来后,想让他们永远不要忘记是从哪里来,知道人类未来的路将要往哪里走。让人类的文明能够一直传承下去,永远不中断。”
“这个很简单。用还在太阳系伪装的旅行者一号卫星很快就能办到。” 释无在得到这个肯定的回复后,非常郑重的交流道:“能将人类最后消失和太阳系毁灭的事件,这些人类没有机会写进去的内容帮助写进去吗?想让其他的文明看到太阳系文明的历史,给有幸遇到的宇宙智慧物种,通过这颗卫星知道关于人类的故事,并且警醒他们宇宙的残酷现实。也是对太阳系毁灭的祭奠,对地球上拥有多姿多彩的所有生物的祭奠。对人类最灿烂辉煌文明终结的祭奠。” “对太阳系和地球的毁灭我们也很惋惜,人类的英勇值得铭记。这个会帮你实现的。” 不久后,通过伪装的旅行者一号,蛟龙远程控制并拷贝了当初太空星光基地发射的记录卫星,整个太阳系的形成,地球的发展,人类的演化。以及许多人类文明的瑰宝,音乐,书画,文字的相关数据等。尽管都已经变成了存储的数据信息,但是对于释无接下来重建发展,人类这些数据是非常珍贵的。在拷贝完所有数据后,蛟龙将地球和太阳系毁灭的所有详细经过记录了上去,随后永久的关闭了这颗卫星的接受信号设备。从此太阳系只存在于历史中,存在于这个卫星的记录中,存在于曾经太阳发出的光穿行在浩渺宇宙中。 在完成了卫星的信息拷贝和记录工作后,伪装的旅行者一号开始在分崩离析四散飞离的各种天体的太阳系废墟上,寻找曾经人类发射的太空冷冻舱室。在直径一光年奥尔特云大小的空间里面,寻找只有3米长2米宽大小的太空冷冻舱室,在一光年的距离有9460730472580800米这么大的范围下,相当于在此寻找3000000000000000分之一大小的物体,就像在整个汪洋的大海里面寻找一粒微小沙子的困难程度。 旅行者一号原本的任务不是搜寻太空冷冻舱室,相关的搜寻设备没有达到特别高的精确程度,只能确定区域内有多少太空舱室和大概的位置。同时卫星自身体积较小,无法提供大能量输出,探测寻找的速度比较慢,只能将能量聚焦在一小片区域,然后一点点的环绕转动,将整个一光年的区域扫描出来,最终确定所有发射的太空冷冻舱室所在的具体位置。 当初有讨论如果重新传送一个探测器过去,但前期制造虫洞传送所需的工程量相当大,最后确定还是选择用旅行者一号先初步确定数据,后期再制定详细的回收计划。在经过了两个多月的扫描后,终于将所有的区域全部扫描完成。最终确认区域还有一千二百三十六个太空冷冻舱体。 此时的奥尔特云有些区域已经开始离散成空洞的状态,四散飞离的太阳系废墟区域上,现在也已经很难通过这些飞散的星体找到曾经太阳的中心区域。所有围绕太阳旋转只占整个体积百分之三的各种星体和星际尘埃物质,向着更广阔区域逐渐的离散着。就像是在空中的一些细小灰尘围绕着一个中心在转动,突然失去了中心的牵引再次四散无序的飘散分离开。再过几万年后太阳系的残骸也将全部飞散消失于此片区域,形成空洞无物的宇宙区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