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6章 外协审验 (第1/2页)
柜镇的这个工厂名字叫做“长春纺织机械厂”,占地有三十来亩,百十号工人,厂长姓庄。此人原先在洪南第四纺机厂工作,后来因为超生一个孩子被厂里开除。 庄先生无奈之下被迫单干,起初自己组装比较简单的纺机剑杆织机外卖,渐渐的,越干越大,什么剑杆织机、喷水织机,甚至连技术含量较高的梳棉机、梳毛机什么的也开始装配。 渐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厂发展到了大约一百多人左右,年销售额大概有六十多万。在柜镇大大小小的纺机装配工厂中,也算是干的不错的。 庄厂长虽然对于工厂管理不是非常精通,但他在这个纺机行业里待了有十几年,加上自身技术比较过硬,因此,对于自己的工厂管的也算到位。 也正是因此,这个厂的产品也还算是比较过硬的,客户口碑不错。不然,也不可能中到建辉公司的竞标。 王元玲来的时候,庄厂长正在忙乎着指挥工人干活。当工人喊他的时候,这位庄厂长还有些不耐烦。当他慢慢悠悠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看到元玲的时候,那点不耐烦立马飞到九霄云外了。 对于这位建辉公司的大小姐,庄厂长还是认识的,此刻,一见是她,立刻换上一副嘴脸。 客客气气满脸堆笑:“哎呀,王总啊,您可是贵人那,哪阵香风把您吹到我这里来了。“ 王元玲没接他的话茬,而是转头冲自己的同事说道:“啧啧。。。,听听,人家庄厂长真会说话。怪不得生意做的好呢,这嘴比抹了蜜还甜,什么生意谈不成。” 那同事做出一副深有感触的样子笑着点头。 庄厂长一囧,呵呵干笑道:“行了,行了,我说王总啊,您就别寒碜我了。快请坐,快请坐。” 说着,庄厂长又是倒水又是拉出椅子,好一通忙乎。 元玲和同事坐下,和正在倒水的庄厂长客气道:“庄厂长,您别忙了,别忙了。” “喝茶,这是我托人从杭州带回的正宗龙井茶,尝尝。”庄厂长客气道。 元玲接过茶杯说了声“谢谢”,把茶杯放到了茶几上。等到庄厂长坐下后,不等他开口,元玲言简意赅和庄厂长说了此行的目的,希望庄厂长能够积极配合她们把这次“验厂”活动给圆满的进行完毕。 “验厂”这个词,在当时很少能够听到,因为和外企合作的关系,建辉公司上上下下逐渐适应这个词,由此扩大到他们对外协加工厂的检查审核活动上。这些外协厂慢慢的也都适应了这个叫法。 这一节庄厂长自然明白,像建辉这样的公司能够对自己这样的厂进行验厂,那就表明在中标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密切合作了。换句话说就是有活干了。 如此好事庄厂长当然非常感激,他当即表示有什么要求尽管提,他会全力配合。 元玲听了一笑道:“庄厂长,关于工厂的情况,请您一定要实话实说,该怎样就怎样。千万不要弄虚作假好不好。我们可以开始了吗” 庄厂长连声道:“那是应该,那是应该,我们走。” 说完,领着元玲等两人走了出去,一边带路一边介绍厂里的情况。 长春纺织机械厂是从小作坊开始干起来的,资金不是非常充足,所以,整个工厂的路面硬化情况不是很好。很多地方都是用当地的青沙土夯实的,这种青沙土说白了就是一种石头面,铺到路上之后经过压实,再经过几场雨,坚硬无比。虽然不如水泥和沥青路面那么漂亮,但也算实用。 王元玲和她的同事在庄厂长的带领下,首先从原料进厂的第一关,铸造毛坯配件进厂检验开始审验起来。各种检验记录、各种表单、各项制度和流程以及各个质量节点的负责人一一落实。 庄厂长还是第一次被这样审验,开始时,尚不觉得有问题,但随着审验的深入,他的脸上开始出汗了。看着元玲严肃的脸庞,再看她手里的笔记记得飞快。庄厂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