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崇祯一朝之灭倭 (第3/3页)
航海混了几十年,火器战备,丝毫不弱。
而在黑化朱祁镇原本的想法中,他要打造至少二十万海军,再于海上将这支新军磨炼半年,这才可以正式对倭岛发起灭倭之战。 转而。 黑化朱祁镇想到了,虽然自己打造的新军不行,可仙师能够调动其他大明的援军,其他大明的海军,那可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之师。 “一年。” “一年时间,我便可以拿出十万精锐。” 面对黑化朱祁镇的承诺,季伯鹰微微颔首。 这个时间的话,就差不多了。 以崇祯大明打造出来的海军新军,从战力和作战经验上来看,自然是不可能成为攻下倭岛的主力军,毕竟这是一群新兵蛋子,甚至都未曾亲身领略过海洋之浩瀚。 故而。 要拿下崇祯大明之倭岛银矿,要将倭岛摁在地上磨擦,主力军还得是靠其他大明的援军。 八万精锐海军,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打崩德川幕府应该只需要三五个月的时间,但是这八万来自于其他大明的海军不可能长期停驻在崇祯,更不可能强势扫除倭岛之残留。 这些后续的扫尾工作,还得依靠崇祯大明自身的海军来完成。 而这个程度,崇祯大明打造出来新军,就已经足够了。 “嗯。” 季伯鹰微微点头。 “你且回去准备。” 一语落。 唰。 黑化朱祁镇亦是于原地消失,并不是回到景泰-天顺一朝,而是继续回崇祯大明代班去了。 “兄长,十万大军,人数上是不是少了点,而且这都是新兵,并无丝毫战场经验。” 老朱皱了皱眉头。 在老朱看来,这崇祯大明百废待兴,所要用兵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一旦在崇祯朝对倭开战,海上的其他国家必定不会空看热闹,极有可能参与其中,待鹬蚌争乱之后,坐收渔翁之利。” 从军事战略角度,老朱说出了自己的忧虑。 听着老朱这番话,季伯鹰眉头微微皱起。 老朱所言的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并非是单纯的预测,而是很有可能将会成为现实。 崇祯一朝所处的大航海时代,世界各大强国已经开始大幅度收缩本土的白银出口,甚至是彻底封锁白银流出本土,这也是导致大明白银中毒、无力回天的主要原因所在。 而大规模收缩白银,不让本土白银流出海外,其实就是意味着国力的增长放缓,经济出现了停滞,出现了难以解决的国内矛盾。 不论古今内外,素来解决国内矛盾的最好办法,就是将矛盾转移到海外,对外发动战争,掠夺他国。 原本崇祯时期,有德川幕府强盛统治的倭岛,就已经是实行了锁国政策,让彼时海洋势力强大的西方诸国极其之难受。 一旦。 一旦崇祯大明决定对倭开战,并且战争打响,这些西方海洋强国大概率都会在其中想法子插上一脚,名义上可能是帮崇祯大明灭倭,实际上则是为了掠夺倭岛之利益。 只要倭岛的德川幕府崩溃,如西班牙、荷兰、带英等西方强国,必定会立马倒戈,一股脑的将矛头朝向大明,掠取倭岛上本属于大明之利益。 “嗯。” 季伯鹰微微点头。 “不过咱们也无所惧,这帮西方白皮子本土相隔万里之遥,若是真想做渔翁,那咱们就顺手一个个都灭了。” “大不了在这崇祯一朝再来一场世界大战。” 老朱咧嘴一笑。 对于老朱这话,季伯鹰不给予评论,战事要怎么打,到时候是老朱这些朱家天子的事,他只负责把准备工作做好。 ‘小黑,将景泰-天顺一朝的时间,推进三个月。’ 虽说只给了徐达、常遇春以及戚继光和俞大猷一个月时间,但为了确保景泰-天顺这一朝问题的彻底解决,还是选择将时间往后推进三个月。 理论上来讲,这景泰-天顺一朝的海外土著叛乱平定之后,倭岛银矿的产出输送将会变得更加通畅,海外白银扩张计划也会更加顺利。 而这些变动,体现在国祚方面,从逻辑上来说,都将会有着显著提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