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三章 十面埋伏,将军令 (第4/4页)
想了。 陈平怀疑,在自己与北周胡骑血拼之时,几支义军很可能不会打北周,而是抢着打自己。 理由,当然是捏软柿子,还有,抢夺沧龙印。 说到这里,原秋语气就变得微微沉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今将军已然实质上取得了兴庆府,但却没有大义之名。 名不正,则言不顺,又能拿什么让百姓归心? 朝廷一纸文书,您这宣武卫都尉一职都保不住。 再说了,宣武卫都尉一职,终归还是要受到府衙辖制,并不能独断专行,除非……” “除非扯旗造反。”陈平明白原秋的意思。 他沉吟一下,又道:“如果扯旗造反,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朝廷南下御林军,以及裴家兵马,以及绣衣卫高手。 攘外必先安内,大离朝廷兵马,只有占据兴庆府,才能拉开阵势与北周胡骑决战采石荒原。到时,将军又该如何自处?” “先生有何建议?让兴庆府度过此劫?” 听这原秋说来,兴庆府简直就是十面埋伏。 果然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不如,仿靖海王故智。 此一时彼一时,有着沧龙印在手,将军最缺的就是时间…… 只要撤兵进入幽山,让出兴庆府这四战之地,并不打明旗号,只是游走攻击,缓缓壮大,再行反扑,当为良策。” “游击战术?”陈平摇了摇头,如果换做其他人,对于原秋这“缓称王,广积粮,存人失地”的军略谋划,还是很合适的。 但对于自己来说,这种做法真的不合适。 如果撤出兴庆府,躲入深山,与北周甚至朝廷兵马打游击,安全是安全了。 江南这片大地,就基本上会被打烂掉,也不知到底要死多少人,百姓死上一半以上都不奇怪。 而且,自己想要尽快提升修为达到大宗师境,甚至达到更高的境界,到了后期,在修为越来越难提升的情况下,必然得依靠“根骨”和“悟性”,需要茫茫多的福缘。 江南都被打烂了,百姓都被打没了,哪里还有那么多福缘? 到哪里去取得“让百姓安居乐业”的无边福缘? 靠着杀一些兵胚,除一些恶人吗?那能攒几个福缘? 劫运这东西,很好得到。 陈平觉得自己只要不停搞事,没事找事,揽劫上身,再破除劫数,就有劫运点。 虽然危险大了一些,有可能玩崩掉,但是办法还是有的。 福缘这东西,就很麻烦。 想要快速积累福缘保命,必须要做出大功业,传扬大名声。 从前面零零星星得到福缘的途径,可以肯定。 生机是福缘,死亡是虚无。 创造是福缘,毁灭不是。 秩序有福缘,混乱决对没有。 归根究底,就是护天下有灵众生,创造、生机,成就美好家园,这都是积累福缘的手段。 那么,还有什么办法,比护一府之地,再护一国之地,让底层百姓安居乐业,创造太平盛世,能得到更多、更大的福缘? 所以,兴庆府不能丢。 游击是不能打游击的,这一辈子都不想打。 当兴堂堂正正之兵,迎击四方之敌。 “原先生所言很有道理,本将军明白了,听闻原先生熟读经典,治政颇有良策,如今兴庆府危急关头,招募十万兵马,安抚百万黎民都需要金银粮食,这件事,就交给你办,尽一切所能搜刮粮秣。我要看到,兴庆府地界,无有一人饿死。” “小桌子,你跟着原先生,随他学习治政方略,日后当有大用。”陈平转首看向一旁,那里有一个衣着简朴,脸色又喜又惊的少年。 这是陈平派人在城内找到的。 找到他的时候,小桌子改容换貌,装扮成一个苦力,在城内一家布行搬运染料布匹,连陈平杀回城中,他都不知道。 “是,七哥。”小桌子深深吸了一口气,走到原秋身旁,行了一礼:“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谭馆主,胡勇,你们带着陷阵营跟着原先生,城内但有反扑,杀无赦。” 派一个先天强者,还派一千精锐兵士,也是原来的武馆弟子,应该足够把城内所有反抗的大户小户,世家豪门全都镇压下来。 相信,再没有谁敢唱反调。 快刀斩乱麻。 陈平时间不够,不耐烦慢慢处理城内事情。 只能强行推动改变,首先关注的就是民生。 这是福缘。 在其位谋其政,掌控了兴庆府,至少不能让人没饭吃不是。 至于是不是有人怀恨在心,那谁在乎? 原秋愣了一愣。 立刻就明白过来,心知陈平并没有采纳自己的建议,反倒是决定兴一府之兵,力战四方之敌。 而且,原秋还听明白了,对方的意思是,尽一切可能搜刮城内金银粮食,那就是刮地皮了。 不管豪强地主,还是世家大族,全都在征召之列。 这是生怕敌人不够多啊。 他深深的看了陈平一眼,心底又是无奈又是佩服。 也许,正是因为此等气魄,才能得沧龙印认主,把所谓的“天命”打了个稀烂。 要么成虫,要么成龙。 一战而已。 “遵将军令。” 原秋深深一躬,眼中就浮显丝丝杀气。 你都不怕死,我又何惧之有。 这个世界早就崩坏,不如跟着你疯上一把。 …… 本来想把治政和军略写详细点,没想到写了七千多字还只是写了个囫囵,算了,不写这个了,太水。 一笔带过,明天接战强敌,杀裴家和绣衣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