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_第169章 你喜欢磕头,就一直磕,磕到你清醒为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9章 你喜欢磕头,就一直磕,磕到你清醒为止 (第2/6页)

不能折在路上。

    “张固,你率兵坠在顾荣身后。”

    “顾荣负责追,你负责招降!”

    “速度要快!”

    于谦这是给张固机会。

    同为文官,他也在想,壮大文官的兵权,来制衡皇权。

    就看张固争不争气了。

    “下官遵令!”张固早就想大展拳脚了。

    “兵卒们用完饭了吗?”

    于谦问后:“休息一刻钟,骑兵先出关,步兵休息两刻。”

    很快,骑兵出击。

    张固率领步兵在后面坠着。

    于谦没亲自去,战争进入尾声,重点是清点缴获,向陛下报功。

    这时候,战后清点、抚恤比打仗更重要。

    这些兵卒肯在战场上卖命,就是因为相信大明,哪怕是死了,战后抚恤朝堂也会发下来的。

    以前有上下贪墨的风气蔓延,导致明军战斗力不高。

    但皇帝决心肃贪。

    于谦坚决不允许在他部下出现这种情况。

    朝堂发下去的抚恤,每一个铜板都要发到实处。

    他会派人去查,还会请都察院和监察司来查。

    军吏忙到脚打后脑勺,不睡觉的连夜清点。

    缴获的物资要押解入官库。

    很快,战果先呈报上来了。

    鞑靼兵战损在8.5万上下,俘虏3.2万人。

    失踪的估计过万,不知道是跑了,还是死在哪了。

    而明军损失也不小,六万人战损,物资等不计其数,估摸在两百万两左右。

    这个数字,连于谦听了都咂舌,要不是皇帝在朝堂上竭力转运,中枢全力支持,他根本打不赢这场仗。

    虽说他是当之无愧的战功第一,但真正支持他得胜的,是皇帝。

    皇帝不计后果的给他支持,压下所有反对的力量,竭力转运全国物资,把内帑和户部都运空了,也没抱怨于谦哪怕一句。

    就这份支持,才使得这场仗打得这般顺利,才取得如此大的战果。

    但更喜人的是缴获。

    连于谦都坐不住了:“缴获这么多?”

    缴获十八万匹战马,三十多万匹羊,两千多匹牛。

    还有不计其数的铠甲、弓弩、刀剑等兵器,还有马车、船支等等。

    二十余万两金子,一百多万两银子。

    牛少的原因,主要是火牛阵给用了,今早就吃的牛rou,兵卒们吃得很饱。

    死了的牛马羊,全都制成rou干,充当军粮。

    这也太多了吧?

    于谦都看呆了。

    “回大帅,还有没统计出来的!”吴遵快忙疯了。

    “还有?”于谦真的惊到了,鞑靼这么富裕吗?

    二十多万两金子呀。

    大明缺金缺银缺铜,鞑靼也不产金子,哪来的金子?

    废话。

    都是他们祖宗从中原搜刮的呗。

    还有一百多万两现银啊。

    可以说,这场仗不但没赔钱,还赚了一笔。

    反而打崩鞑靼,是第二位的。

    “兵卒还在逐一搜身,估计还能刮出来点。”吴遵回答。

    至于兵卒贪墨,大家心知肚明。

    打了胜仗,自然你好我好大家好。

    没必要斤斤计较,让兵卒离心离德。

    “根据抓住的俘虏供述,鞑靼各族的权贵把家眷放在横溪城,城里还有十多万马匹。”

    于谦倒吸一口冷气!

    这次真的赚大了。

    比宣镇一战,战果大太多了。

    报与陛下,陛下估计会震惊得闭不上嘴。

    “快,派人去收拢那些家眷!”

    “回大帅,胡总兵已经派人去抓了!”吴遵回禀。

    这个胡豅,做事和他很像。

    虽然胡豅这个总兵是代,但等战果报给朝堂,一个总兵可挡不住他胡豅的功绩。

    “好!太好了!”

    “快些统计出来,写好战报,给陛下呈上去!”

    “抚恤不必等中枢批复。”

    “尔等统计出缴获后,就开始发放抚恤。”

    “尤其那些战死的兄弟,抚恤一定要发到他们家去。”

    “还有那些鞑靼兵,本帅答应的,明天一早就开发,当着所有人的兵丁面发,一分不少的发到兵丁的手里。”

    “知道了吗?”

    于谦目光坚定。

    当明军,就一个安心。

    战死了不必担心,妻子朝堂养之!

    这是皇帝为大明立的心。

    所以明军才会悍不畏死,换做以前,钱粮都发不下来,谁给你个狗朝堂卖命啊。

    “大帅,这未免不合规矩。”吴遵担心中枢会叱责于谦。

    于谦功高盖主,难免引起皇帝猜忌。

    若因为稳定军心,而招惹皇帝的猜忌,得不偿失。

    “无妨!”

    于谦看透他所想:“陛下给本帅的密旨里,反复告诉本帅事急从权,东北三镇尽付于本帅之手!”

    “何况,陛下不是秋后算账之君。”

    “无须担心。”

    这一点,是于谦最佩服皇帝的地方。

    完全放手。

    任他施为,朝中皇帝给撑腰。

    再说了,已然功高盖主,他于谦自然要犯下些错,否则陛下赏无可赏,岂不让陛下难做?

    不知何时,于谦也学会了自污。

    这时,前线传来信报。

    齐卓配合顾荣,伏击鞑靼兵,导致鞑靼兵崩盘,六千余人跪地求降,一万多人翻越过了长城。

    鞑靼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