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2岁女孩失踪后,有人朝警察扔了一团头发。(下篇) (第2/3页)
天都没怎么注意的微信群和朋友圈,到处都是小女孩失踪信息的转发。 他没有想到事情居然如此轰动。很多家长和热心市民在自发寻找,连本地的新闻都在报道,已经出动了上百警力,在警方发布的最新消息里,甚至已经有嫌疑人的照片了--就是过路口时监控拍下的侧脸。 图像虽然并不清晰,但徐国昌非常确定画面里的人就是自己。 为了抓他,整个城市都动起来了。 他觉得街上经过的每个人都是警察,而自己就在警方包围的正中,下一秒就会有人撞开他的大门。 徐国吕天真地以为,自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逃过警方视线。但遇上这种孩子走失的案件,更容易激起人们协助破案的积极性,要想逃过去,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现在放下女孩,一切都有挽救的余地。为了让犯罪分子能迷途知返,法条还给他们留了最后一丝机会,不至于逼到绝路。 但徐国昌火上心头,他又做出了一个让自己彻底陷入深渊的决定。 他扯过一根插头线,勒住了小钰的脖子。 胜哥把出门丢垃圾的徐国吕堵个正着,打斗中,他发现自己的牛仔裤上粘着一缕湿漉漉的长发。 胜哥抬头看了看眼前被他扭成麻花上了铐的徐国吕,一色的齐平短发。再低下头看旁边散开的垃圾袋,里面有几个泡面子,还有一大团湿漉漉的长发。 这团长发让所有人心里「咯噔」一下:我们抓到了凶手,却很可能错过了救援。 我在加入寻找小钰的队伍时,并不觉得自己能派上什么用场。但这一刻眼前的景象,我已经有五六年没有遇到了。 戴好口罩和手套,我推开房门,十多平米的房间内一片杂乱,即使是白天光线也十分昏暗。墙角遗留着吃完后没有丢弃的空饭盒,几只苍蝇围在上面。双人床上被褥乱卷,衣服拧成一团,一股腥臭味道直冲脑门。 我在厕所门口停下了脚步-- 小钰被杀了,还被徐国昌碎尸了。 对不起,我们来晚了。 作为法医的我见惯生死:溺水、高坠、割喉,甚至高度腐败的尸体也只是普通的日常工作,但是作为父亲的我,每次面对儿童的尸体时,心里都打额, 她是那么小,几乎还没有见识过世界的美好,就遭遇如此残忍的命运。“ 我打开准备好的物证箱,在心中默默对小钰说:「别怕,我来带你离开这里了。」 巷口边缘拉出了长长的警戒线,在出租楼旁边的荒地里,我们发现了沾染血迹和食物残渣的校服和书包,那是小钰的随身物 品。 徐国昌将女孩杀死后,外出买分尸工具的时候,将衣服丢弃在了荒地里, 我想起胜哥告诉我在这里遇到两只大老鼠的事。我猜,昨晚胜哥经过这里的时候,那两只老鼠很可能是被小钰衣服上的血腥味引来的。 如果当晚胜哥查到了徐国吕的房间,或许女孩的躯体能够保持完整。 巷子过于狭窄,勘查车只能停在外面的主街道,我将两个物证箱搬上车。 警戒线外,勘查车边聚集了很多人,探头探脑的围观人群相互低声交流着,随着我的靠近,那些嘴嗡作响的议论声瞬间停止,在我经过之后又爆发出更大的嘈杂。 我用力地拉上车门,将那些烦人的噪音隔在外面,将车上的广播声调到最大。 我不知道围观人群中,有多少人曾关注过小女孩的失踪信息,又有多少人帮忙转发,寻找过小钰的踪迹。 那些人或许终会忘记她,但我知道,我和胜哥都不会忘了。 小钰遇害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去很多校园做安全讲座,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学会,在遇到陌生人的时候保持警惕,遇到危险要大声呼救。 讲台上,同事们告诉孩子要防性侵,防走 失提高警惕。我们反复强调两点- 些地方不能摸,哪些地方不能去。 我们每年开学季的时候,这样的讲座都会再次举行,孩子一次听不懂,几次也能了解到。 另一个变化是,公安局每年夏天都要组织夏令营,招呼孩子们过来参观。我们想让孩子知道,警察是保护他们的大人。 这些讲座和夏令营,就像是汽车上的安全带,也许在某一个时刻,就能帮到某个孩子。 但我真心地希望,他们永远用不上这些知识。 这些年,我干久了法医这一行,看到熟悉的街景感觉都会不一样。 胜哥也是这样觉得,虽然抓到了凶手,那个小钰经过的路口,那条自己当晚曾驻足的小巷,成了他心中抹不去的疼痛记忆。 我不知道如何开解胜哥,那个泛着血水和腥气的红澡盆,也不止一次出现在我的梦里。 我脑子里的地图,是由一宗宗命案现场拼凑起来的。之前还没有导航软件的时候,大家通报案发地点,只要说「就在某某某被杀现场的旁边200米」,彼此就心领神会了。 但在干侦查的胜哥眼里,他有感触的从来不是最后尸体在哪儿,而是案犯和受害者第一次相遇的地方--那是一切悲剧的开头。 有一天,胜哥突然告诉我,在常发后的两三年时间里,他每次经过小钰和徐国昌相遇的路口,都会停下来,打开车窗,漫无目的地四处看看,那里似乎还有一个小女孩等待他的拯救。我赶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