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 白狼 (第2/3页)
自觉地后退,全身打着哆嗦,最终蹲在地上。 因为血腥味已飘得漫山皆是,空中弥漫着驱散不开的烟雾,仿佛要将所有人都吞噬一般。这种味道和感觉让我十分熟悉,仿佛瞬间回到当年,那在荒野被尸体包围的岁月。真是司空府过于安逸了,我竟快忘了当初流浪时的味道。 明明周围都是人,我却读懂了唐人李华赫赫有名的《吊古战场文》。 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 我忽然意识到,山下那是数以千计的性命,竟在一瞬间曝尸荒野!我所站立的地方,不是一座功勋卓著的白狼山,而是生灵涂炭的骷髅山! 胃中忽起巨大的不适,我拼命捂住嘴巴,不想呼吸这里的一丝空气,几近窒息……一个没忍住,胃酸翻涌,将原本空虚的胃吐了个干净。 曹植着甲按剑,连忙上前将我挡在身后,扶我起身,暗声道:“快起来!莫要教父亲看见你这副模样!” 我吐完之后,仍是全身发抖。 “第一次,我也曾这般,以后习惯了,自然就好。”曹植的声音冷得让人心寒。 “这样的‘第一次’,我情愿不要再有……你不必‘好心’,我这‘懦弱的’模样教司空瞧见了也罢!” “真是不可理喻,我们曹家兄弟,哪个不是自小就跟着父亲在外南征北战,见惯了这些场面的呢?” “见惯了生死又如何?很值得炫耀么?” 我甩开曹植的手,只想一个人静一静,刚才吐得眼泪都出来了,好在黑夜里不易被人看见。一抬头,郭嘉已经站在了面前,他剧烈地咳嗽着。 “缨儿,你可还好?” “先生放心,我没事。” “喝点水吧,好受些。” 见此情状,曹植撇撇嘴,按剑返回了曹cao身边。望着曹植离去的背影,我沮丧地接过郭嘉递来的水囊,只敢在背地里小心漱口。 众人皆在偃旗息鼓中庆贺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唯独我苦笑着,觉得自己太另类,不知该如何融入这群古人。 他们是古人,难道你就不是吗? 脑中忽又响起这句话,我心咯噔一声。 ………… 初战告捷,袁尚兄弟和乌丸残众往北奔逃,曹军还要乘胜追击,故而数日不曾停歇。而后,曹军稍扎营于白狼县外,暂作休息整顿,点兵清理,恰巧传来后方辎重队已至的好消息,群将振奋,始设宴欢庆首战之捷。 那时方得探清,当日原是白狼水下游路道未曾阻塞,早有虏骑把守,故而乌丸得讯,单于蹋顿亲自临陈,与袁尚兄弟二人共拒曹军。可首战便大败,单于蹋顿被虎豹骑团团围住,张辽挺戈,一下便将他搠死。乌丸虏骑见元首被斩,自然作鸟兽散。 在中原赫赫布衣曹军雄师面前,区区乌丸之众到底还是乌合之众。 宴饮正酣,曹丕却提着酒壶,拉着夏侯尚和我走出帐外,带上卫大哥,说要去寻人。 我们并肩而行,曹丕一路问个不停,无不是斩杀单于蹋顿的相关话题。未尝亲临白狼山一役,他大呼遗憾,于是反复向夏侯尚询问,曹纯部下的虎豹骑是怎么困住单于蹋顿的……看得出来,他颇为懊恼,未能亲眼一睹那壮观的战争场面,而他对张辽的崇拜之情更是溢于言表。 我们走过战俘营,行至伤兵营,只见一处支起的四角帐下,一位将军未解甲卸盔,正蹲下地慰问受伤的兵士。 “张将军,酒未过三巡,辄不见了将军踪影,原是在这儿寻了个好去处呢!”曹丕笑着微微一揖。 张辽回首起身,恭敬抱拳:“见过二公子!” 伤兵们纷纷拜见曹丕。 “各位军兄弟,不必多礼!你们出生入死,连日与乌丸作战,辛苦了!”曹丕招呼着笑道,“伯仁、子嘤,你们瞧,我说对吧,若要寻张将军,到这儿总没错!” 我朝张辽欠身行礼:“张将军体恤兵士,久闻不如一见。” 曹丕笑着搭过张辽的肩膀:“张将军,这边请——” 我们一边在伤兵营附近踱步,一边闲聊起天。 “张将军,可否详述那夜白狼山激战?” “张将军,你是如何于万军之中取那单于首级的?” “张将军,快快教我震喝敌寇之秘诀吧!” …… 曹丕虽已二十出头,此时却高兴得像个孩子一样,对张辽赞不绝口。他跟曹营老辈将军们的关系好像还不错,听他与张辽对话,仿佛是跟久别重逢的老友交心,肺腑之言倾泻而出,也不管张辽面色尴尬与否,他自个儿从头到尾都是神采飞扬的。我和夏侯尚自然成了‘灯泡’,被撂在一旁,互谈欢笑。 忽而瞥见不少包扎休息的军士,于是我敛起了笑意,叹息罢,发问道: “张将军,此一役,也算是险中得胜,不知折了多少兵士?” 张辽停下脚步,侧身负手,静静地看着那些孱弱的伤兵,良久方叹道: “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