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有些人不属于你,但遇到了也挺好 (第2/4页)
br> 都不会被辜负,一定,一定。 在两性关系中,我们需要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想要快速吃定一个男人,就需要我们找准方向,用对方法,对症下药,才可以事半功倍。 所以,盲目地付出、不计成本地付出也好,控制对方,频繁主动地联系对方也罢,这些都不是快速吃定一个男人的方法。 因为盲目地付出会让男人有恃无恐,而控制对方又会让对方感觉到压抑,这两种方法都不会带来一个好的效果。 我们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不能是像无头苍蝇一样,应该是有一个规划,去循序渐进,这样,我们在处理感情的时候,才不会是费力不讨好,才不会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会“登门槛效应”,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吃定一个男人。 什么是登门槛效应? 心理学家要求一些家庭主妇把一个小的牌子挂在窗户上,由于这个要求的难度系数不是很大,所以这些家庭主妇没有犹豫地就同意。 过了几天,心理学家又说可不可以把更大的一块牌子挂在她们的窗户上,由于这些牌子不怎么好看,所以这些主妇没有像上一次那样愉快地答应,但也没有拒绝的太多。 后来,心理学家又找了一些从没有挂过牌子的家庭主妇,他一上来就问这些主妇可否把那些又大又不美观的牌子挂在窗户上,这次,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同意了。 一个难度系数较高的要求通常不会在第一次提出来的时候,就让人同意,但如果先提一个难度系数较小的要求,然后再接着提出那个难度系数较高的要求,那么这时候,难度系数较高的要求普遍就会被答应。 这是由于心理学当中的“登门槛效应”在起作用,它的意思是当人们接受一个别人小的请求之后,为了保持自己在别人心里印象的一致性,那么当别人提出更大的请求的时候,他们通常就会答应。 登门槛效应又被称之为是得寸进尺效应,它就像是上台阶,我们一步一步的往上走,然后一步一步地完成自己的目的。 登门槛效应的作用可以让男人愈发“离不开”女人 为什么登门槛效应可以快速吃定一个男人呢? 那是在经济学的领域当中,我们在做某件事的时候,不仅会考虑这件事情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收益,还会考虑这件事情积累了我们多少的付出成本。 时间、金钱和精力等这些因素是沉没成本,它付出了就不会再收回来,不管是过去还是将来时,不管是停止还是继续开始,它都不会因为我们的某些举措而改变。 就好比我们去看电影,我们明知道这部电影的剧情在观看的途中是乏味的,是单调的,是无聊的,但由于我们花了电影票钱,如果我们选择离开,那么这电影票钱就成为了不会回来的损失,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选择坐下来,继续观看电影。 所以,登门槛效应在得寸进尺的过程中,其实就是不断地累积男人在我们身上所付出的成本,由于一个人付出了成本,那么他在处理感情的过程当中就会顾及损失,而不会轻而易举地去放弃这段感情。 再者,由于付出成本地累积,使得我们在他心里的位置愈发的重要起来,因为人性是自私的,爱情也是如此,付出得越多,爱得也就越多。 要懂得提高自我暴露的层次,才可以顺利地吃定一个男人 电视剧《三十而已》里面的一个女主人公由于不舍得花丈夫的钱,觉得他赚钱很辛苦,所以她不舍得吃,不舍得穿。 可是到后来,她不舍得花的钱,全被丈夫用来花在了别的女人身上,还提出了离婚。 所以在一段感情当中,一定得是让男人有所付出,他才会因为顾及成本而不会轻易抛弃一个女人。 很多女人在感情当中不舍得让男人付出,害怕被贴上“物质”、“拜金”的标签,这其实就是一个人自我暴露层次低的体现。 我们谈爱情,就是要坦坦荡荡,就是要拥有被人偏爱、被人宠爱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唯有让男人为自己付出才可以体会到。 假如我们一直压抑自己的需求,从来都不去表露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那么我们是不会进入对方的内心世界,也不会去体验真实的爱情。 所以,和男人相处的时候,就要有意识地去引导他为自己付出,情感、陪伴以及金钱,至少有一样才好,这样,我们才不会因为没有被付出,而被抛弃。 你相信吗?频繁地和另一个人保持高密度的联系,不管是否处于暧昧状态,都会让人产生“亲密”的错觉。 几个月前,我刚失恋,在一个活动上认识一个男生。从留下联系方式那天起,他就频繁出现在我的对话列表里。 我们聊得投机,喜好相同,星座都非常适配。我们会讨论公司周围哪家外卖送得比较快,他去见客户打的什么车、路上到了哪一段比较堵,这种无巨细的小事都会跟我报备,就连711里哪道菜好吃,他都会跟我分享。 我相信任何一个人处在这种状态下都会觉得两个人是合拍的,是天生一对,我当时也确实是这么想的。 渐渐地,我就好像被这种亲密捆绑了一般。之后的几个月里,我会刻意地在朋友圈里发符合他审美的照片——虽然我不太喜欢,我会去看他一直在讲的那部动漫,会格外关注他follow的那个球星的动态。 不得不承认,我有种在和他谈恋爱的错觉。 我习惯了他的说话方式,习惯了他的作息,习惯了在我十一点半说完晚安之后他还会再回我一个表情。我开始期待以后,期待他跟我表白,期待他有跟我一样的情愫。 有一段时间我特别忙。忙的时候心里有盼头,想着忙完要跟他慢慢聊,熬夜聊,还要再约出来见面。可是忙完那天——很寻常的一天,我看到他发朋友圈说换了工作,我再去问,发现他对我只有寥寥数语了。 我懵了,以前一个外卖都会跟我分享的人,现在换了工作,我却完全不知情? 不痛不痒的冷淡,让我甚至不知道怎么去定义这一段。时间过去了很久,我耳机里还是会放他喜欢的乐队的歌,还在追着他推荐给我的美剧,晚上十一点半还是会习惯性地看一眼手机,只是再也没有收到他的晚安。 真的不怪我,聊天太容易给人亲密的错觉了。 总觉得什么都能聊出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