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胜天半子 (第3/3页)
士、马、卒,一共五枚。 “这都是是宋代的棋子,可惜没法凑齐一整套。”宝友指着棋子说道。
“宋代的?” “来,你把他们翻个面。” 张扬对象棋也有所研究。 上次遇到那个姚主任秀他收藏的汉代象棋以后,张扬还专门下去查了资料。 如果真是宋代的棋子,棋子的背面是有学问的。 等宝友把这几枚翻过来,背后的图案还真是有模有样。 【炮】字的背后,刻的就是一个小人拉投石车;【车】字背后是一驾马车;【象】字背后是大象……【马】字的背后有一匹飞奔的马。 “不错不错,确实是宋代的,不过这五枚也不是一套。” “【马】明显和其他的磨损情况不一。” “我也觉得,但是当时我从嘉德拍回来的时候,卖家说是一套的,那时候还叫这东西花钱。” “正常,有叫象棋子花钱,还有叫象棋筹的,反正都是这东西。” “当时花了多少拍的?”张扬问。 “带棋盘的话,两万。” 宝友说话间,从旁边拿出了一个方形的布袋子,从里面抽出一块满是铜锈的金属板。 上面的土沁、铜锈非常严重,尽管宝友调整了好几次镜头,但张扬还是看不清上面刻的线。 不过物品信息已经冒出来了,看不看得见也无所谓。 “行了行了,不用折腾了,这确实是象棋的棋盘。” “但不是宋代的,这是元代的棋盘。” “元代的?”宝友把棋盘拿在手里,沉默了一会儿,“老师,你连上面的刻痕都看不清,是怎么看出来是元代的?” “看锈色。”张扬非常简单的答道。 多的他也解释不了。 不过一般这样说就够了,宝友是聪明人的话,会自己脑补出来其他的信息。 “这样啊~”宝友恍然大悟,“我就说怎么棋子没生锈,棋盘锈的这么厉害呢。” “原来不是一个年代的。” “嗯嗯,应该是藏家后配的。”张扬附和的点点头,补充说,“两万的话也不亏,现在这个价应该挺好出手的。” 象棋收藏在国内古董圈算是绝对的冷门了。 但毕竟象棋本身是国民度很高的棋类运动,其实并不缺潜在的买家,反倒是老的古董棋子很少,很多时候都是有价无市。 “其实亏了,这是我2015年的时候买的。”宝友有些尴尬的说道,“那时候钱比现在值钱。” “不过无所谓了,我本来也没打算出手,就一直收藏着吧,传承下去,这种棋子现在市场上都买不到了。” 【这兄弟心态值得肯定,但是藏品一般】 【2015年到现在也有八年了,心态肯定锻炼出来了】 【我感觉这兄弟能评个a级】 宝友自顾自的说完,又重新拿出了另一个棕黄色的木盒子。 这次是一整副的、黄杨木雕的象棋子。 其实单看品相的话,和公园里老大爷下的象棋差不多。 宝友说,得摸过棋子、感受过黄杨木的手感,才能理解这副象棋厉害之处。 “这是我花了三万买的,老师您看值吗?” 张扬想了想回答说:“勉强值吧,但后续很难增值了。” “清代的东西,不是御用的,都很难卖上价钱。” 接下来,宝友又连续拿出了两套完全不同材质的象棋。 分别是近代的陶瓷和现代的阿富汗玉。 看是挺好看的,但仅仅是材质有变化,并没有像宋代的象棋那样、和日常生活中见到的象棋有区别。 “要不咱们直接快进到围棋吧,突然感觉象棋,好像也没啥好说的了。”宝友语气有些郁闷的说道。 “哈哈哈,好。”张扬完全同意宝友的看法,“直接看最好、最值钱的。” “目前看象棋的收藏水平,我只能给你定到b级。” “好,那我直接上硬菜了。” 宝友郑重其事的从一个大锦盒里,慢慢抱出来两个玉质的围棋罐,介绍说:“这是汉代的黄玉围棋罐,里面装的是白玉和墨玉围棋子。” “噗~”张扬看到围棋罐的一瞬间,直接笑喷了。 他直接冲着镜头比了个“c”的手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