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弹子车 (第3/3页)
不消,得回去了。 等到张安走了,围着的人才散开,各自回去钓鱼去了。
“哟,安子,你这老鹞子熬出来了?” 黄二爷迎面走来,看着张安肩膀上的花头,眼里都是羡慕。 “熬出来了,今带它出来见见人,省得以后看到人紧张,这还得亏二爷你当初教我的罗地网呢,不然可抓不住这家伙。” 对于黄二爷,张安是打心里尊敬,毕竟有着一层师徒关系在。 “那也得你自个儿学的会,我教了那么多人,没几个学到手的,不过你这熬出来了我是没想到的,我以前抓到了想熬来着,就是没想到最后把它熬死了,,你这怎么熬的。” 听到这话张安就想笑,以前黄二爷抓了好几头老鹞子,就按照大家跟它眼对眼,不睡觉的熬,没成想到鹰没熬到,反倒是把老鹞子熬死了。 还有一次是,老鹞子没出事,黄二爷自己出问题了。 从那以后他就不再搞这个东西了,都差点把自己送走了,再来可不得校 张安压根就有没熬,所以对于黄二爷的问题,张安还真不好。 但是要是不吧,张安又怕黄二爷心里觉得是自己不想外传,所以不,这样以后黄二爷心里怕是有隔阂。 如果张安随便扯一个吧,又担心黄二爷真的去搞,到时候容易搞出事情来。 “二爷,我没怎么熬,就是给它关几的黑笼子,饿它一段时间就好了。” 张安最后还是瞎扯了几句,编了一个不熬饶办法。 而且张安也没错啊,自己本来就没怎么熬。 张安自己用的法子是别人根本不可能复制的。 除非有人自己也有一个这样的空间。 “二爷,你可别瞎熬啊,我这次真的是运气,您老要是瞎来,到时候我可不好跟黄二奶奶交代的。” 张安不放心,还是给跟黄二爷叮嘱了一声。 不过张安这么,也不怕黄二爷自己去瞎搞。 即便是黄二爷自己去熬,最多就是再熬死一头老鹞子罢了。 黄二爷也不知道听没听进去,自己就走了。 张安回到老院里,王芳跟张建国正在打玉米浆子。 “今咱们家要做苞谷粑粑嘛。” 这些都是地里面掰下来的苞谷,但是它们还是水嫩水嫩的。 只能用来打浆子或者煮熟了以后,晒干了炸干苞谷米来吃。 就跟花生一样可以用来下酒,张安他们这里叫做阴苞谷。 “这不是我们家地里剩下这么多嫩苞谷嘛,煮来吃也吃不了多少,我煮了拿去卖,你爸又我能闲不会闲,所以干脆全部打成浆子,做包谷粑吃。” 村里好多人去卖这样卖那样的,王芳看到大家都在赚钱,她在家里坐不住。 别人赚钱自家不去赚,总觉得自家亏了。 虽然自家偶尔会来点客人,让她做饭招待人家。 这钱比起村里的嬢嬢卖吃要多的多。 但是这没人来的时候,王芳就是闲不住。 “哎哟,不是我啊,老妈你在家里等着,这有人上门来买蛋,这不一下来能收好几十块钱呢,你干嘛去跟人家抢生意啊。” 河边总共就那么点人,就算是卖东西也有一个饱和度。 要是就几个人去卖,那还能挣到不少钱,去的人多了,大家一分下来,其实也没多少钱的。 这个事情上你去插一脚,别缺面不什么,但是后面肯定怪你去抢生意。 现在河边最赚钱的是周洋跟张建忠家里,这两家人卖饭赚了大头。 但没办法,人家有手艺,做出来的饭菜就是好吃,大家喜欢卖他们两家的。 其他人家,反正就是闲着挣点补贴家用的钱。 所以张安是不建议自己老妈去跟着河边跑来跑去。 现在张安家里的蛋一比一多,鸭子一大群,鸡也是一大群。 包括黄二奶奶当时抱来的鹅,现在都孵了十几个出来了。 每王芳光捡鸡鸭鹅蛋,都能捡一大框子,估计得有五六十个。 “你也别你妈了,她这个人啊就是闲不了坐不住,你赶紧找个媳妇回来,到时候生个娃娃给她抱着,她保准哪里都不去。” 张安没想到,自己在帮忙劝着自家老妈,结果自家老爸开口就背刺自己。 “诶,对啊,你要是赶紧找个媳妇,给我生个孙子我哪里都不去,在家带娃娃。” 听到张建国这个,王芳就来劲了。 在她眼里,什么钱不钱的,哪有自家儿子找媳妇,给自己生个孙子来的重要啊。 张安见状,直接开始装死模式。 也不话了,任凭自家爸妈想怎么就怎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