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_第二百三十三章 马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三章 马鞍 (第2/3页)

个侄儿媳妇口中打听清楚了。

    对于张安能找到这样一个媳妇,老太太可是不要太满意。

    到了二老家里,这会儿老太太正在院子里晒着从地里拣回来的四季豆。

    “奶,这么大太阳,你就不要去翻了嘛,它能晒干。”

    地上就晒着薄薄的一层四季豆,中午太阳老大了,根本就不需要去翻就可以晒干。

    不过老人家可能想要早点给晒好,所以翻得勤。

    这样做倒是没什么坏处,只不过人就要多受累了。

    “没事,我就是随便扒一下,这个是颖吧。”

    看着张安旁边的苏颖,张二奶奶一看就猜出来了。

    能被自家大孙子带过来的姑娘,肯定就只有苏颖一个。

    “对呢,这是颖,我今带她过来看看您。”

    “奶奶,我是颖。”

    着,张安就把老太太扶着到屋檐下躲阴凉。

    “诶,好,好。”

    这时候,屋里的张二爷听到张安来了,也端着茶杯走出来。

    就这样,一家老少在院子里开心的话。

    看的出来,今苏颖来了老太太非常开心。

    尤其是听到苏颖以后要在村里的中学上课,老太太更是满意到不校

    因为在老一辈的心里,教师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职业,非常让人敬佩。

    所以往后家里面有一位老师,她们一把年纪的人都觉得很光荣。

    而且张安还给老太太了一句,后面张铁和张兴,还有建忠大叔家的张玉都会在苏颖的班上。

    这下老太太就更高兴了,自家人教自家人,那还能不往好了教嘛。

    她们这一代人吃了没文化的亏,以前家里的孩子上学回来。

    也只能管作业写没写,但写的怎么样,对不对,她们真的没法监督。

    而现在好了,家里的几个孙子孙女都在苏颖班上。

    以后他们几个去读书的时候,也就不怕在学校里混日子了。

    其间,老太太拉着苏颖问了些问题,苏颖都一一给老人家作答。

    一直聊了半饷,老太太才主动开口让他们俩孩子回去。

    也不是老人家不想让他们在这里多待,就是觉得两孩子一直陪着她们两老也挺无聊的。

    在老人家心里,只要时不时的过来看一眼就够了。

    两人从张安二爷爷家里出来,看到村里的黄国平正在牵马。

    而马上正好下来一个游人,这会儿正开心的数着钱递给他。

    “哟,国平叔,您这是开展了新的生意了?”

    等到游人走后,张安才上去搭话。

    “嘿嘿,我寻思着那些皮船能租出去,咱们的驮马应该也有人愿意骑,就牵出来试了试,没想到牵出来还真有愿意花钱骑马的人。”

    黄国平冲着张安嘿嘿一笑,然后从背上的背篓里取出一包苞米。

    他要趁着这个时间,赶紧把家里的驮马喂一下。

    现在它可能挣钱了,不能给它饿着。

    “确实,城里人就稀罕这些花样,生意怎么样呢。”

    别瞧这骑马,就算是村里人,大部分孩子都没骑过。

    毕竟不是谁家都养得有马,更不要那些城里来的游人了。

    而且村里的这些驮马性子温顺,非常适合骑乘。

    “生意还不错,从早上到现在一直都有人来,这会儿估计他们去吃饭了,才有时间歇下来喂马。”

    着这事的时候,黄国平脸上的笑容就更加灿烂了。

    “诶,国平叔,你这鞍子哪里买的啊?”

    张安瞅着他家马背上放的马鞍,可不是平日里驮货用的木鞍子。

    而是专门用来骑衬马具,坐垫马镫全都用。

    虽然都是鞍具,但驮货的跟人骑衬可不一样。

    驮货的鞍具为了马架更加稳当,所以都是木头做的。

    这样的鞍虽然也可以骑,但就是非常硌屁股。

    特别是马跑起来的时候,能把你屁股给颠开花,可遭大罪了。

    而这副专门用来骑衬鞍具,上面不仅仅有厚厚坐垫,还有用来上马的马镫。

    骑马的时候装上的话,屁股就不用遭罪了。

    “这鞍子啊,是以前找林木匠帮忙做的。”

    “啥,木匠叔还会这活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