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九章:端正法度 (第2/2页)
寡人问这些话,只是想让你们心中有数些!”国君怒道:“你们口口声声说要维护天理、惩处祸端,可你们如今的所作所为,就符合天理人道了吗?富氏子弟冲击桓宫,此罪不容宽恕,自然要论罪处置,但这都是君大夫的职责,与你们有何相干?如今富氏尚未定罪,君大夫们都还没有议定罪行,你们倒是先将富氏偌大的宅邸付之一炬了!而今眼看着还要在成氏故伎重演,你们眼里还有我们这些君大夫们吗?难不成,在朝的君大夫们有罪无罪,竟全都是你们说了才算了?只要你们认为有罪的,便可以随意殴杀?你们认为无罪,便是捅破了天也无人敢管了?若是有朝一日,你们认为寡人也身负重罪,是不是要将寡人跟这公宫也一并给烧了?” “这……”人群顿时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常言道,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对外作战要勠力同心、协作无间,对内同样要手足一心、和和气气,有什么大不了的纠纷,不能安安稳稳地坐下来好好谈谈,就必得你死我活才能安心呢?寡人知道你们也都是爱憎分明的,对间我手足者从来都不会心慈手软,对乱我宗族者从来都是义愤填膺,可万事都要依着法度来啊!我们有这么大的国家,有如此众多的公族子弟,谁与谁之间还没有一点龃龉,谁与谁之间还能没几句怨仇?兄弟子侄相处得久了,难免会有些不愉快的,但即便是这样,也要分个轻重缓急,也得容人分辨几句吧?若是人人都要意气用事,但凡遇到一点让自己感到不痛快的,就非要靠私斗来解决,那我晋国得乱成什么样子?到那个时候,都不消秦人、虢人费尽心机来离间分化,我们自己就已经土崩瓦解了!一旦国破家亡,莫说是寡人无处栖身,连你们自己,也都会成为别国的俘虏!这还能是小事吗?”
“之所以说这些,就是要明白无误地告诉你们,寡人今日来此,不是为了袒护谁,更不是要对昨夜之事既往不咎!富子犯下什么错,寡人定会一笔一笔地算清楚,但你们犯下的错,也定然不会轻饶!”国君左右扫视了一番,又续说道:“你们说是为着手足不平事,所以激愤了些,寡人信你们!但信归信,今日闹出这么大的乱子来,也不要指望着会轻轻揭过!你们谁今日做下了哪些事,谁又该遭到何种的责罚,最好都能自己心里有本账!来日将这些事情原原本本地跟司寇、跟士师和大理说清楚,他们定然也不会委屈了你们!” “君上所言甚是!”有人突然站出来说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若是不能为宗族增光添彩,我等如此行事便是败坏国家法度。但臣也听闻,法不责众,此事归根结底,还是我们少数几个人因私废公而祸乱视听,君上若是要端正法纪,便将臣的人头拿去,以儆效尤吧!” “你叫什么名字?”国君正色道。 “臣公孙无地,乃是苑氏侧室。” “很好,也是个识大体的!”国君出言安抚道:“既是要因循法度,便理当由司寇、士师与大理定夺,寡人不会问你的罪。眼下,还需要你尽心尽力,将族众遣散了去,让他们各自归家好生安置了才是!” “唯!”公孙无地跪拜叩首:“臣定当不负君上之重托。” …… “你既不肯将子理交出来,寡人也不会强求!”待庄族众人渐渐散去,国君又转头对公孙勉说道:“但寡人也要提醒你一句,如今昨夜之事尚未问清,在此之前可切莫让他走失了,否则也一样会问你的罪!” “臣定当谨记在心!”公孙勉面无表情地答道:“但若是有人故意设计陷害,老夫也定然不会坐视不理!” “说得好!”国君冷眼道:“待会儿在武宫举行的朝议,寡人会亲自参与,叔父若是得暇,也不妨去听一听,免得人多口杂,把什么要紧的给误漏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