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九九章:秦使返国 (第1/2页)
从最初计划离开曲沃的时间算起,秦国行人被滞留在晋国已经三月有余;从富顺的最终出奔算起,时间也过去了一个多月。可时至九月下旬,晋人却依旧没有释放他们的意思,这不免就让庶长子佟、不更叔罕感到暴怒,其行事作风更是连最基本的体面都没有了,每天都撒泼耍赖一般非要让晋人以礼相待。 不过,他们的这番抗争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相反,由于国君一直都在为庄族枉顾事实胡乱栽诬富氏而感到愤懑,正愁找不到发泄的出口,干脆就又将他们拘押起来。虽说他们身为秦国行人不能施以刑罚,可减少他们的活动范围、裁减每日的膳食这些事情总还是能做得到的,而且这些事情就算是让秦伯恬知晓了,也不会产生什么太大的争议。 当然了,这般如孩童一般的玩闹毕竟起不到什么实质性的作用,而且顾虑到家国体面以及与两国的邦交,这样的惩戒也注定是无法长久的。这些问题狐季姬经常会上前解劝,国君自己心知肚明,就连秦伯恬也有装不下去的时候。 连日来,从秦国派来的使者已经不下四五拨,都是在询问公子载何日可以归国的。起初,国君都以自己患有重疾,不便举行典礼为由搪塞了过去,秦伯恬的使者也不会予以深究,可公子载自己封邑内的长老就没那么容易糊弄了。他们生就在馆驿中住了下来,而且还每日进宫探望,看这架势是见不到公子载归国是不肯罢休的。 国君本有心赌气下去,但士蒍的一席话却将他彻底浇醒了。此番进得公宫,士蒍依旧是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可问话却直接了许多:“仆臣听闻今秋谷物大获丰收,公族之家都在举行盛大的庆祝典礼。就连公孙澹也喜气洋洋,着人请了不少的巫祝在府中连着庆祝了三天三夜,看起来全然不像是刚刚经历过悲痛的人。可当我进了宫来,看到的却是一副凄惨悲切的景象,仿佛悲痛的事情就发生在昨日。仆臣实在不解,难道说君上与季姬之间的血亲,竟然比她的亲兄长还要亲近吗?” “自然不是!”国君满是不屑地答道:“士师又何必明知故问?” 士蒍追问道:“既然没有更亲近,可为什么君上的悲痛却要远远超过她的兄长呢?” “你这说的是什么话?寡人并没有……”国君突然意识到了士蒍想要说的话:“你是说……” 士蒍点了点头:“既然不符合礼制,就应该及时停止。否则的话,旁人就一定会认为这其中有蹊跷,难免不会起疑啊!” “是啊!”国君默然点了点头。 “前几日君上还在病中,一切都能说得过去,但如今身体已经有了好转,事情就该回到正轨了。”士蒍神情惶恐地看了国君一眼,又急忙低下了头:“秦伯恬为了陷害其弟而设局残害季姬,公孙会为了驱逐富氏而将计就计,这一点公孙澹是心知肚明的。可他如今已经将仇恨按下,不再追究秦人的责任,君上若是仍然将其扣留,恐怕就会引起他们的惶恐与猜忌,谁又知道他们为了求得自保,接下来又会做出什么丧心病狂的事情来呢?” …… 为了打消庄族的疑虑,国君于九月二十五日在武宫设下宴礼款待秦国行人。席间,庶长子佟与不更叔罕不免要发一些牢sao,指责晋人将宗族中的纠纷推诿到不相干的外人身上,实在不该是一个大国该有的礼仪。公孙澹每每想要出言反诘,都被公孙会以眼神劝阻,心情郁结之下只能不停地喝闷酒,宴礼还没有过半就喝得面红耳赤了。 庶长子佟与不更叔罕大约还是想要激起晋人的怒火,见此情景更是洋洋得意,讥讽堂堂的公族大夫便如市井中的泼皮一般,全然没有庄重与体面。这一次,已然神志恍惚的公孙澹显然是被激怒了,一时气愤不过就跟他们顶撞了起来。公孙会见势不妙,急忙让人将他抬了下去。 公孙澹这么一闹,让场面变得极为尴尬,所有人的脸上都挂着一些难色。倒是秦公子载一副见惯不怪的样子,依旧乐呵呵地说道:“申氏大夫也算是性情中人,说话做事从来都是直来直去,饮酒也极为豪爽,全然没有遮掩,是最适合交朋友的。我本有些心里话要讲给他的,不过看他醉成这个样子,恐怕是没有机会了,还请诸位大夫能够代为转达。” 公子载说话间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