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〇六章:互不相让 (第1/2页)
诡诸之所以提到这个问题,是因为他在哀怜自己的同时,也不由得开始为这两个孩子的未来而感到忧虑。 一者,他忍受着常年离别之苦,将申生送到公子宜的府中教养,本心是希望申生能得到好的指引,将来也能做一个好的国君。可如今公子宜卧病已久,公孙澹最近的表现又着实让人放心不下,正不知谁人能担起太子保傅的重任。 二者,回想到桓庄之族往日的亲密无间,在代翼之战中与公室同心并肩的场面,不可谓不亲昵。可如今呢?仅仅过去几年的时间,宗族之间便势同水火,兄弟之间便形同仇雠,手足之间便争斗不休。如今针对富氏的冲突更是如此,祸乱一旦掀开帷幕,便必要争斗个不死不休——就算是面对最可怕的敌人,恐怕都不会如此痛下狠手吧? 看到如今的局面,诡诸不免就会想到将来。倘若有一天自己也离开了人世,那么留下的这些子弟,他们会不会也如当今的公族一般,从亲密无间的手足变成不共戴天的仇敌呢?如此这般争斗下去,究竟要何时才是尽头呢? 一想到这些,诡诸就感到头皮发紧。他实在想不通,这中间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他实在不明白,究竟自己如何作为,才能化解这些怨仇;他实在不清楚,将来他的公子们会不会走入同样的局面;自己究竟如何绸缪,才能避免这些悲剧在他们身上重演? “该做些长久的打算了!”尽管他并不知晓前路何在,诡诸在心底里仍不断地告诫自己:“就算仅仅是为了申生和重目子的未来着想,为了他们不需要再像自己这样,每日因调解公族之间的纠纷而忧心劳神,也该做些事情,打破如今的这番局面了!” 诡诸心中有难解之谜,自然想问问狐季姬的看法。可让他万没想到的是,自己的想法还没说出口,狐季姬就被吓坏了。尽管狐季姬的担忧不无道理,也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切中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但看到他惶恐的神色,诡诸终究还是不忍心再问下去,最后也只能温言温语加以抚慰,好安抚狐季姬惊恐的心绪。 事了之后,两个人再次陷入了沉默。就这么神思恍惚地过了一个下午,诡诸将就着在狐氏殿中用过了餔食,为了避免尴尬,又谎称自己还有些事务要处理,就匆匆地离开了。 返回路寝的路上,诡诸又细细琢磨了许久,待走进大殿时,看到廊柱旁跳动的烛火,突然又忆起了三个月前游余说过的话。倘若真能如其所言,在公宫之内设下一座东宫和辟雍,那么太子的尊贵有了,日常的教养和父子的团聚自然也落不下,的确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想到这里,他就吩咐羚趾去传唤游余,可殿外公士却回话说,这段时间游余跟其父司寇伯符斗气,已经有段时间没有进宫当班了。又想要传召士蒍,可等了半个多时辰,派去的人回来告知,说士蒍这几日并不在曲沃,具体去向也无人知晓。 既然无人可以垂询,这些想法也就只能压在心底了。国君百无聊赖地应付那些隔三差五就要进宫来诉苦的公族大夫,脑海中兴建东宫的筹划却一直都挥之不去。 这几日,公孙满为了争取到修葺桓宫、庄宫的职权,屡屡进宫觐见。与之前每每盛气凌人的架势不同,如今的公孙满态度显然和悦了许多。每次进宫,他都会不厌其烦地讲述在封地里动员士卒的细节,诸如自己是如何甄选武士、修缮甲兵的,又是如何调配人手扶助孤寡以解除出征武士后顾之忧的,让人很明显就感受到他踌躇满志的心怀。与此同时,他也不忘夸耀自己在封邑中兴修水利、营建庄园、勘定田土时的做法与成效,其觊觎司空之位的野心也昭然若揭。 每每论及这些话题,国君都会顺口夸赞几句,说一些诸如“从这些成绩看来,子盈很有些经纬之才的”话,但对修葺桓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