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9节 (第2/3页)
而减少,反而每天都在呈上升的趋势,不断加剧着。 可是日子还得继续着,她不可能因为她和凌漠之间的事影响到其他的事情。 崔云熙勉强挤出了一丝笑容,对上来人 是凌琳,凌漠的meimei。 “琳琳。”崔云熙哽咽着心里的酸楚,她是从凌琳口中得知凌漠到国外出差的消息的。 凌琳那双黑白分明的眼珠子打量着崔云熙,然后看了看课室周围,人还不算太多,便压低声音说道:“嫂嫂,你是想我哥哥想到发呆了吗” 崔云熙脸上的神情的呆滞了,皮笑rou不笑地扯动了下嘴角,露出一抹无奈的笑容。 “哥哥又是的,一出差就去那么久,就没有想过你吗等会儿下课我得回去好好说说哥哥” 崔云熙无力地笑了笑,云淡风轻地说道:“没事,工作要紧。” 她已经两个星期没有好好和他说话了,她不是没有打过电话给他,可是他是真的很忙,没说两句话就能听到旁边人吹促的声音了,她自然不会耽误他的工作,只能就此作罢了。 “嫂嫂” “我得准备一下待会儿上课的内容。”崔云熙打断了凌琳的话,她是故意的,因为她怕再说下去,自己所有的伪装都会在瞬时间兵败如山倒,她可以放声痛苦,可是绝对不是现在这个时候,马上就要上课了,她不能在一众学生面前丢脸。 崔云熙深吸了口气,快速整理自己糟糕到透顶的心情。 今天按课程编排,要讲的是节选自张爱玲的半生缘的一部分。 这本书一开始就紧扣词眼“缘”这一个字,而这一章节的节选,更是这“缘”的最好体现。 爱情的产生,其实可以是很简单,很纯粹的。曼桢与世均,翠芝与叔惠,仅一面之缘,便永远将爱留在了对方那里。这也就是所谓的“一见钟情”。到了一定的年龄,结婚是势在必行的。既使明知自己要娶或要嫁的人不是对方,也会乖乖地顺应家人的安排,结婚生子。之后,脾气好点的,可以相敬如宾,心不在焉地走完人生,如世均夫妇;脾气不好的,干脆吵闹离婚,带着对往事爱情遥眷恋孤独终老,如叔惠夫妇但。然而生活更多的是如世均夫妇那般,在外人眼里过着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只有在知已朋友面前才会提及婚姻的无奈与责任。而真正由爱情升华到婚姻的,却是凤毛麟角。一百年前,故事发生时是这样,而一百年后,人们还是这样的面对婚姻与生活。 其实有很多的事或人,错过了就注定是错过了的,人的一生就是被这样一种抓不住看不见的缘分给捉弄了,也是被这样有缘无份的感情伤害了。更是被那爱着却错过的人折磨着。 曼桢、世均、翠芝、叔惠以及曼璐他们都走入了婚姻,然而爱情与婚姻却错位了,在外人看来,他们的婚姻是幸福的天做之合,只有他们自己清楚,没有爱的婚姻是怎样的无奈与怅然,婚姻中没有爱情的影子,有的只是生活的写照,他们的爱情落在了永远不能触碰的地方,只能被封存着,等到白发苍苍时讲故事给别人听,以回想曾经的美好时光与爱情。 有缘相见,无缘结果。 书中有那么句广为流传又的话 “我们已经回不去了。” 听上去多么无奈的一句话,可是却又那么的贴切实际的一句话,所有的事发生了,就是发生了,即使你有再多的无奈,有再多的愧疚,有再多的感伤,都是回不去了 也正如崔云熙和凌漠,过往发生的事不是说他们想忘了就能忘了的,毕竟那已经发生了,任凭怎么努力去抹掉,可是也会有留下多多少少的印记。 这堂课大家都听得津津乐道,不是说崔云熙的课讲得有多吸引人,而是她讲得内容都是大家喜欢的。 她不但讲的是这节选部分,而且还纵观了整本书给学生讲,也讲了张爱玲这个人。 初春的一天,南京的一座庭院的草坪上,有一个躺在藤椅上翻读杂志的中年男人。当他看到一篇小说时,才刚读了个开头,就不由得坐直了身子,细细地读了一遍又一遍。这个男人就是胡兰成,他读的小说就是张爱玲的封锁。 张爱玲与胡兰成,一个是当时上海最负盛名的女作家,一个是汪伪政府的要员。在乱世之中,他们的相识、相知、相恋,及至最后的分手,都堪称是一场“传奇”。 胡兰成收到苏青寄来的杂志天地第十一期,读到封锁的时候,喜不自胜。文人与文人之间的那种惺惺相惜,使他对作者张爱玲充满了好奇。于是他立即写了一封信给苏青,对张爱玲的小说大加赞许,并表示极愿与作者相识。苏青回信说,作者是位女性,才分颇高。这更是让胡兰成对张爱玲念念不忘。不久,他又收到了苏青寄来的天地第十二期,上面不仅有张爱玲的文章还有她的照片。他越发想结识张爱玲了。胡兰成回到上海之后就去找苏青,要以一个热心读者的身份去拜见张爱玲。苏青婉言谢绝了,因为张爱玲从不轻易见人。但胡兰成执意见,向苏青索要地址。苏青迟疑了一下才写给他,胡兰成如获至宝。虽然此时,他是个有妻室的人,而且,是他的第二次婚姻。 胡兰成第二天就兴冲冲地去了张爱玲家,她住的赫德路与他所在的大西路美丽园本来就隔得不远。可张爱玲果真不见生客。胡兰成却不死心,从门缝里递进去一张字条,写了自己的拜访原因及家庭住址、电话号码,并乞爱玲小姐方便的时候可以见一面。第二天,张爱玲打了电话给胡兰成,说要去看他,不久就到了。张爱玲拒绝他的到访,又自己亲自去见他,主意变得好快。其实早前,胡兰成因开罪汪精卫而被关押,张爱玲曾经陪苏青去周佛海家说过情。因此,她是知道他的。于是,就这样见面了。 真正见了面,胡兰成只说与他所想的全不对。他一是觉得张爱玲个子之高,二是觉得她坐在那里,幼稚可怜相,不象个作家,倒象个未成熟的女学生。但他两人一谈就是五个小时。 时间真的是这世界上最好的良药,她不但能人忘却痛苦,还能让人日久生情。 那一年,胡兰成38岁,张爱玲24岁。很快,他们恋爱了。 他们谈情说爱的方式似乎是他们最初相识的延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