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上红梅_第十九章 飞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 飞箭 (第1/2页)

    中午时分,连铭跟踪陈平,看着他慌慌地上了刘家茶楼,然后就不见了踪影。他悄悄摸出一百文钱,塞到负责二楼的店小二手里,压低声问了一句。小二将钱收了,顺手一指一个房间。

    连铭让小二把隔壁房间开了,要了一壶茶,坐下慢慢品着。

    不一会,旁边屋里有人进来,互相寒暄了几句。好像是三个人,陈平、陈平的一个朋友带来一个开封北大营的偏将。

    三个人开始吃酒,陈平和朋友一个劲地劝,那偏将明显不胜酒力,不一会便多了。

    陈平开始有意无意地问些北大营的事,那偏将炫耀似地说:“马军五千人,步军两万人,俱是精锐,天天cao练那什么《平戎万全阵》,不敢懈怠!我今日公干,要不然也出不来。”

    陈平又问了些阵型、将领的名字、日常的训练,那偏将不加防备,一股脑地说了。

    连铭在旁边屋里,心中只骂:“这偏将也是没脑子,你想寻常人问你这些东西干吗?好在他级别低,知道的有限。”

    好不容易等到三人吃完、喝完,各自离去。连铭跟着那偏将到了没人地方,紧走几步,横在他面前。

    偏将酒劲上头,正高一脚低一脚专心走着,忽然被人拦住去路,刚想发作,忽然看见一张皇城司的腰牌,顿时吓得酒醒了几分。

    连铭收了腰牌,低声说:“你不要怕!我只问你,今日饮酒那人都问你了些什么?”

    “问了些----问了些-----”偏将吃醉了酒,又经一吓,惊恐之下怎么也想不起来,竟有些口吃起来。

    “是不是北大营的事?”

    “是是是!”

    连铭看他慌乱的样子,安慰说:“我不会说出去的,你放心。”

    偏将连连作揖。

    其实,连铭在隔壁房间听得是清清楚楚,不过为了验证,听得是否准确,才拦下他。

    接下来,一连几天,陈平都出现在北大营附近,装作悠闲瞎逛,和周围的人聊天。他一旦离开,连铭就迅速上前,打听他们聊的什么。

    第四天中午,陈平来到城东一棵大槐树底下,徘徊了一阵,看看四周无人,从怀中掏出一个什么东西,扔进了树干中间的树洞内,又向周围看了看,才疾步离开。

    连铭走近,只见那树洞离地一人多高,外人根本不会发现。他伸手试了试,只能到洞边;他朝手心吐口吐沫,两只手抱着树干,庞大的身躯一用力,两下就看见那树洞,也就两指深,一个竹筒正静静地躺在里面。

    他心中一阵窃喜,慌忙一把抓了,转身跳下,躲在树后,慢慢打开竹筒。

    揭开包裹了三层的油纸,里面是一张折叠成三角形的白纸,隐约有两行字,中间有个醒目的红色印记,估计是专门设计的,一旦打开,就预示着有人看过。

    他想了想,把油纸恢复原样,放回竹筒里,然后伸出长臂,把竹筒重新放到树洞里。

    连铭蹲在草丛中,闷得浑身是汗,又加蚊虫叮咬,他体型庞大,不敢乱动,生怕被人看见,只能咬着牙忍住。

    好不容易熬了一个时辰,远处一个货郎走来。走到近处,是个身材低矮的人,浑身精廋,马脸上两行眉毛稀稀疏疏。连铭清楚地看见他的眼神游移不定,有意无意总朝树洞那里瞄,心中断定他就是取货人。

    果然,马脸在树下放了担子,确认四周无人,突然后退两步,一个急窜,两手用力,三下两下上了树。

    马脸取了竹筒,揣进怀里,飞身下了树,挑起担子,晃晃悠悠离开了。

    连铭看得目瞪口呆,暗自赞叹此人身手如此敏捷,恐怕不好对付,自己须留心才是。

    北宋到太宗赵光义一朝,已经立国几十年,汴梁一直远离战火,各地人等在此聚集,形成一个人口近百万的大都市,并由此向四周乡村发展,所以这里的乡村,反而比闭塞之地的县城还要热闹许多。

    连铭跟了两三里路,进了一个繁华的大村落,远瞅着马脸进了村东头第三家院子里,“咣当”一声,关上了门。

    连铭站在门外,听了半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