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章 一条捷径 (第1/2页)
因为一张明信片,进而买了一套书。 18块啊,猪咩! 然而当rou毛拎起卡片和书的时候,清秀少女很自然地挽起了他的手臂。在这一瞬间,他忽然不觉得rou疼了,觉得真值。 啧啧! 一股酸臭的味道。 许成观察了一个多小时,发现这个书摊卖出了五套书。而且都是同一个套路,专向年轻女性推销。 目前看来,这个推销策略成功率非常。 尤其是男女情侣在场的时候,男的八成抗不住这一招。 太狠了! 许成不禁感叹。 不过一套神雕,上下两册,只要18块钱。 去年三联书店出版了金庸全集,一共有36册,定价为688元。换算一下,一册书要19元左右。 正版神雕一套四册,书摊的版本是两册。 这自然是盗版无疑。 书摊上大部分书,也应该是盗版。 从80年代开始,内地盗版港台武侠言情小说成风。 据说在最为疯狂的时候,一些国营的印刷厂为了抢占市场,甚至挪用了印教科书的纸张,导致几个省市的中小学课本缺失。 这是时代的顽疾。 不过这个灰色产业,竞争也非常激烈。 一套18块钱的神雕侠侣,印刷的成本只要两三块钱,在流入市场之后,能赚五六倍利润。 如此厚利,大大小小的印刷厂,谁不为之疯狂? 国营、集体企业,还有底线,不敢明目张胆。但是私营印刷厂恨不能开足马力,24小时不间断印书。 东西泛滥了,自然会积压,生意不好做。 基哥应该是最先发现郭襄小诗对神雕侠侣小说的带货效果。所以宁愿贴钱,也要把明信片买下来。 事实证明,面相凶狠的基哥,真是十分内秀。 以明信片为引子,赚小说的钱。 况且在确认这个办法行之有效之后,他完全可以倒手把多余的明信片卖给其他省市的同行。 五角钱的明信片,直接一块钱出手,估计也有人认账。 毕竟卖书的利润才是大头。 啧啧! 这帮先富起来的人,没一个是头脑简单的。 许成摇摇头,转身上了公交车。 …… 越秀东风路,羊城晚报社。 赵淮山揉着肩膀回来了,他今天早上出外勤,深入到基层调查一些社会问题。 骑着飞鸽东奔西跑,奔波了四五个小时,差点累瘫。 不过结果让他满意,收集了不少素材,完全可以展开来写几篇大文章。 他走进编辑部,才准备进主编办公室汇报收获。 “有客人到访,主编在接待。”同事提醒一句。 赵淮山顺势坐回自己位置,好奇问道:“谁来了?哪个企业家要在我们报纸上打广告么?” 这段时间,羊城晚报热度居高不下,引来不少厂家上门。 昨儿还有位大款,不知真不懂还是装不懂,随身拎着一个手提包,看到主编就打开,满满的一包钞票。 赵淮山匆匆瞄了一眼,从钞票的面额、厚度估算,少说十几万。 有钱人真多! “不是企业家。”同事神秘兮兮道,“小赵,客人和你颇有渊源,你猜一下是谁。” “没点提示,我怎么猜?” “唔……最近的焦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