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聊斋:开局炖了讨封黄皮子_第151章 让人失魂15年的凄风冷雨满江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1章 让人失魂15年的凄风冷雨满江城 (第2/3页)

唱会?

    陈云不懂,左老头更不懂,墩子更不用说了,毕竟像他们这样老老少少来听曲儿的,确实是怪人。

    但是九姑娘却悠悠叹息了一句:“此雨巷,而非彼雨巷……”

    说完有些闷闷不乐的,往外走了!

    陌然,一直站在不远处,与他们一样,是听曲的一个姑娘,笑了。

    “雨巷当然不是此处,而在心里!”

    姑娘说罢走了过来,轻轻对九姑娘施了一礼:“小女子姓温,读过些诗书,看夫人也是懂诗文的人,不知小女子能否请几位赏脸,移步到雅间品茶,顺便聊些风雨间的闲话?”

    九姑娘一愣,下意识的就看向了陈云,陈云笑着点头:“既然温小娘子有这个雅兴,那你们就聊聊,反正咱们不急!”

    茶间雅座临街,能从花窗处看到下面被小雨淋湿的街景,不得不说青石板铺的路就是好看,哪怕是下雨了,也平添了几分诗意。

    茶水入口时并不是很香,但是如果细细品味,却能从平淡出品出一缕悠长的滋味。

    温小娘子放下茶盏,轻声说道:“当年,我便是在此处,临街看雨,被那雨水溅湿了衣角,鞋子上也蹭到了那青石板路边上的青泥。

    那时,这巷子还未曾叫做雨巷。

    我看着雨水从那灰瓦檐处落下,打湿了巷子里的青石板,心里突然有了一句诗文:凄风冷雨满江城。

    但只有一句,接下来如何也续不上了。

    那时,有一位进府城赶考的公子走到我身边,我见其温文儒雅,便问他,可能帮我续上这句诗。

    他并未说话,只是拿出手帕蹲下温柔的帮我擦拭了绣鞋沾上的青泥。

    那时我心尖一颤,觉得这公子温文儒雅,才学在胸而不外露,便随了他回去,愿为他磨墨添香。

    但却不料,这公子虽长得一表人才,看似温文儒雅,但实则胸中并无墨水!

    花椒二字竟写成了花菽,生姜竟写成了生江,可恨居然写成了可浪。

    我以为其人胸有锦绣,却不料居然是草包白丁。”

    九姑娘被这故事给吸引了,于是赶紧问道:“那接下来呢?”

    温小娘子展颜一笑:“我给他留了一封书信,就离开了!

    信中说:我慕公子儒雅,方自荐枕席,日夜研墨添香,愿以诗续缘。

    未想窥公子功课,却令人喷饭。

    可恨二字,公子竟能写成可浪。

    花椒二字,公子竟然写成了花菽。

    生姜,公子竟写作了生江。

    我以为公子是白衣儒冠,但如今看来却是草包白丁。

    既不能以诗续缘,那便以诗绝别吧!

    何事可浪

    花菽生江

    有婿如此

    不如为娼

    然后我便飘然远去,回到了此处,却不知从何时起,此处原本只是平常一小巷,后竟被人起名为雨巷。

    有人说是因为我,但有人说不是!

    或是因为我那句:凄风冷雨满江城。”

    随着温小娘子的话,外面的雨势好像越发的大了。

    她似乎未曾察觉,也并受雨势半分影响,而是将看向窗外的身子回转过来,将目光投向陈云。

    “看公子面相,富贵儒雅非凡人也,不知能否给妾身续出【凄风冷雨满江城】这句诗的后几句?”

    陈云笑了:“你叫温姫?我听说过你的事儿!”

    当然听说过,聊斋卷十一,嘉平公子与温姫。

    就算没有听说过,山海经卷轴中,眼明晃晃的在提示,这是文妖,胸中有文胆。

    来头不过是一介青楼女子,死后化为文妖,后仰慕斯文儒雅的书生并追随而去。

    却不料跟错了人,在发现对方是草包且胸无点墨之后,愤而留下诀别诗远走。

    却未曾想这事变成了流传几百年的佳话。

    知道是这么个人,陈云虽笑着问,但心中已经打起了十二分的警惕,随时可能念诵【我是陈云】四字真言。

    虽然是文妖,但谁又知文妖吃不吃人。

    温小娘子笑了笑,继续温婉的询问道:“那公子,是否能替我续出【凄风冷雨满江城】后几句诗?”

    陈云也笑了,反问了一句:“若是我答不出,那温小娘子是否不会让我们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