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青麟大典 (第1/2页)
次日清晨,朝阳自天边洒下,皑皑白雪已是遍地金黄。 青麟城中,cao练声、锅碗瓢盆的碰撞声交相呼应,一派繁荣景象。 谁都知道,今天是江湖上重要的日子之一,——青麟大典。 曲长歌也早早起来,在阿星、阿月的陪伴下,用了早膳。 早膳很简单,一碗粥,一壶茶,几样小咸菜。 虽然简单,却极为考究,各种食材搭配起来精致的很,味道更是人间绝味。 曲长歌心情好极了。 他说过,世间唯美食与美酒不可辜负,在青麟城中可以吃到各色美食,总归是能打发无以聊赖的一天,况且今日还有青麟大典,对他这个看客来说,也增加了不少乐趣。 阿星、阿月的心情也好极了。 因为她们在早上听到的赞美之词比这一年还要多。 人只要开心,话就会多,这跟喝酒是一个道理。 人要是开心酒量就会好。 于是,阿星、阿月给曲长歌讲起了往年青麟大典上的奇闻逸事。 二人一唱一和,学龙画虎,极为传神。 曲长歌不禁赞叹,就算是长安广云楼的说书先生都不如她们。 “有你们两个在,久儿姑娘不会觉得闷。” 阿月嘟着嘴,摇头道:“大小姐平常可不允许我们讲这些,她说往事已矣,何必追忆。” 阿星道:“唉,大小姐虽平日严厉,却是对我们最好的人,而我们却无法排解她心中的苦闷。” 阿月奋力地点头,补充道:“她从不向他人倾诉,我们看在眼里心疼得很,却也没啥办法。” 可她们不明白的是,人生苦闷太多,能倾诉的人又有几何。 曲长歌不也是这样? 天涯一浪子,孑然在江湖。 可他是乐观的,依然对这个江湖怀抱热情。 他常说,江湖之大,任鸟飞,江湖之远,任我行。 难的是曾经拥有,再放下,再去洒脱。 如今,青麟城背负盛名,何来洒脱,这里的人会被高看一眼,一举一动都代表着这座城,所谓荣辱与共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曲长歌是天生的浪子,在这里他只愿当一个看客。 可是滚滚的洪流,又有谁来阻挡呢。 青麟大典就是被洪流推上舞台。 起初,青麟大典是为了祭祀上天,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青麟城得以好的发展。 久而久之演变成武林盛会。 来参加的江湖上门派繁多,大体分为南派武林和北派武林。 最开始,江湖并没有南北之别,各大门派割据一方,明争暗斗。 随着两大势力的迅速崛起,一些门派选择听从它们的号令,演变成今日的局面。 但,南、北派在地域上并没有明显的划分,南方的门派也有加入北派的,北方的豪门也有归顺南派的。 所谓南、北派,是以龙头的位置为了方便江湖人士称呼。 南派以江南许家庄为首,北派自然是以青麟城为尊。 十几年间,南、北派虽然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冲突,但许家和青麟城互相忌惮,关系微妙的紧。 但,每当青麟大典,许家都会派遣分量极重的人来观礼。 正因为南、北的人都会来,青麟大典变得十分盛大。 通常情况下,在清晨会进行祭祀天地的仪式,午膳后,便是江湖人士最期待的节目。 届时,大家会去忘秋峰,高手会在此设擂,切磋天下武学,不管是观摩还是参与都会收获颇丰。 对年轻人来说,这更是难得的机会,如果实力足够,这是一个跨越级别,一步登天的机会。 运气好的话,青麟城主会亲临,为优胜者送上大礼。 当然这也是曲长歌的机会,可他却另有目的。 而且在他心中,这目的远比成名要重要的多。 所以在大家都去参加祭祀大典的时候,他就在城里闲逛,深切地感受到整座城设计之精妙,青麟之宏伟。 青麟城背倚大山,距长安约两百里,整座城依太白山势而建,自山脚一直延绵至山腰,是匠作巨子——鬼斧十七的绝笔。 “老夫毕生心血耗在青麟城,它是完美的。” 这是十七先生最后说的话。 为了建好青麟城,十七先生经年累月、废寝忘食,最终气血耗尽,在青麟城完工之际撒手人寰了。 所以便有了那座名为鬼斧十七的石像。 石像在山脚下,这里有一个小镇,穿过小镇,便是青麟城的山门。 站在山门下头往上望,一条通天大道直达云霄,云霄的尽头是一座沉浸在烟雾中的宝塔,谓之镇山塔。 曾有人言,镇山塔开,星斗移位,天下大乱。 江湖传闻,这塔里藏着天大的秘密,但这塔没有门,从没人进去过,更没人知道那秘密指的是什么。 大道上挂着各色各样的灯笼,若是晚上全部点亮,整条大道宛若倒挂的银河自云雾处流下。 青麟城就在银河里,浓点纤波,错落其间。 行走在这样一座城里,多少都会感到自豪。 曲长歌在赞叹的同时,不知不觉走到了祭祀大典的圜型广场。 广场分三级台阶,每级台阶上都站满了南北来客。 当然越靠近圆的中心,地位越尊贵。 最中心就是祭坛,祭坛前站着一位身着蓝色长衫的中年人,正主持着祭祀。 显然祭祀早已开始,几近入尾声。 曲长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