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七三开 (第2/2页)
子秋仰望着天空中越来越近、越来越低,似乎就要压在人们头顶,浓郁的几乎具有实质的文气云雾,眼眸之中充满了震惊、不解和担忧。 里面到底发生了何事? 为何书山的文气会被掠夺的如此…触目惊心! 文气云雾所笼罩书山之巅,传出了一声——嗯? 是…尊者! 所有书山弟子、教习、大儒都被这一声给惊呆了。 究竟发生了何事,竟让已然是陆地神仙的尊者都表示了惊讶? 黄粱夷很快就察觉到了高彬、方大同等人的异动,稍作思考就明白了他们的用意。 天空中的文气云雾已然是倾斜而下与京都固有的文气融为一体,而那玉笔虚影也已不再做无用之功,只是静静的悬浮在高天之上。 此时园中仅剩黄粱夷、方大同、高彬以及刘映蓉和朱月瑶五人,当然还有今日的主角——荣非。 五人蹑手蹑脚地走到凉亭里,在距离桌案还有两步距离时便停下了脚步,生怕惊扰到正在运笔如飞的荣非,抻长了脖子去看纸上的字迹。 传习录中的内容荣非记住的实在不多,搜肠刮肚才堪堪写满了四张纸。撇了撇嘴,犹嫌不足,便也不管许多,什么论语、孟子、大学之类的儒家典籍中有名气的句子统统往上写。 又凑足了两篇字数,荣非正想着要再多写一点,天空中突然咔嚓一声巨响,未见光亮,却是响起惊雷之声。
荣非被吓得手一抖,全身汗毛唰地竖了起来,头顶也冒出了一层冷汗。 卧槽!天打雷劈吗? 没有任何来由的,荣非脑海里冒出四个字——过犹不及! 抄的太狠,老天都看不下去了。 罢了罢了,这些估计也够了。 荣非心有余悸的暗自嘀咕道,随即装作不胜酒力的样子,合身扑倒在桌案上,呼呼睡去。 黄粱夷和方大同手疾眼快,在荣非身体即将与桌案接触的瞬间将上面写有字迹的纸张尽数抽了出去。 此时天空中的文气已经不再翻滚奔涌,随着玉笔虚影一同退回东南方。 黄粱夷闭上眼睛用心感受了一下,顿时便笑的嘴巴都直接咧到了耳朵根。 七三开。 嘿嘿嘿,京都七,书山三。 京都儒教大获全胜! 书山那个老不死的祭出圣人宝物还是起到了一些作用的,不然天下文气的格局极有可能变成八二开甚至九一开。 在四周院落镇守,防止宵小翻墙而入的众位大儒见到文气退却的景象,便纷纷跑了回来。 众位大儒你一言我一语地将拿着纸张的黄粱夷和方大同围在中间。 谈笑声戛然而止,一瞬间,偌大的园子里竟是落针可闻的静谧。 十五位大儒甚至是连呼吸声都停滞了。 待将荣非写就的六张纸上的内容全部看完,十五人这才呼出胸中憋闷了许久的浊气。 三十只眼睛齐刷刷地看向凉亭,看向趴在桌案上呼呼大睡正由长公主朱月瑶和老首辅之女刘映蓉照料的荣非。 这…这…这些竟然真是出自于他的笔下? 一个还不到二十岁,乳臭未干的臭小子,竟然能写出这等…这等… 纵是黄粱夷等一众大儒,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形容,亦或是尊称这六张纸上所书写的语句和内容了。 黄粱夷将众位大儒叫到一边后,压低了声音叮嘱道。 众位大儒都深以为然地点头。 刚刚高彬和方大同之所以将无邪居里的所有人都赶出去,所担心的就是这一点。 场中年纪最长的一位大儒神情振奋道。 黄粱夷小心翼翼地将六张宣纸卷好藏入宽大的袖中。 大儒们不甘落后的嚷嚷道。 大儒们交代朱月瑶和刘映蓉一定好生照看好荣非后,便急匆匆的走了。 待园子里恢复安静,荣非悄悄将眼睛睁开一条缝隙,却是被刘映蓉的一句话给吓得赶紧重新闭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