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杨烨回侯府 (第2/2页)
,让前来汇报的护法都有些瑟瑟发抖。 “大衍立国方十年,就有宵小敢作乱,光天化日朗朗乾坤,袭击我大衍侯爷,我看整座江湖是安逸太久了!传令下去,让教中护法以下全体出动,巡察江湖,一查到底!” “是!”护法毕恭毕敬地退出大殿。 温侯遇袭第十天,朝廷传出消息:经调查,前朝主导并策划了对温侯的袭击。大衍已找到罪齐的老巢,将倾全国之力,剪除前朝余孽,还天下太平。 这一切消息都传给了从落马关赴燕都的“信侯”唐廷,邀请唐廷一同前往斩杀元凶首恶。唐廷以护送义兄血脉回绝了。 次日,光明神教掌教颜如君亲率长老、护法,联合宫里供奉,倾巢出动,浩浩荡荡前往西境。 西境,再起狼烟。 二日后,在颜如君的运筹下,光明神教的雷霆行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西境凉州郡内龙雀山中,齐朝余孽悉数被斩杀。 据报,龙雀山人头滚滚,鲜血汇入附近的红河,河水三日未见清澈。红河成为名副其实的“红河“。 一时间,在朝野内外掀起巨大波澜。 --------- 燕都,温侯府。一座威名赫赫的府第。侯府的匾额就是明证。
大衍立国至今,共有4人封侯:“温侯”杨鼎风、“明侯”颜如君、“忠侯”安震乾及“信侯”唐廷。侯府匾额皆由国主燕啸天亲笔手书,其他人的侯府匾额都是直书“明侯府”、“忠侯府”、“信侯府”,唯独温候受赐的是“大衍温侯府”,可见分量之重。 此时,一辆装饰十分奢华的马车正停在侯府前。一袭青衣挺拔,护于车前。正是月前从落马关回都的杨烨、唐廷一行。 唐廷怔怔地望着匾额,不见任何表情。 此时侯府上下早已知道变故。马车刚停稳,侯府门前等候的供奉堂、侯府管家一簇人,齐刷刷地拱手“参见信候”,管家就要上前迎归小侯爷。 唐廷摆手制止,威势凌厉,“小侯爷一路颠簸,伤势加重,现已昏迷,我直接送到内室就行了。吩咐膳房,准备点温补的药膳,每日送到侯爷卧房。我要亲自为小侯爷运功疗伤,期间若无吩咐,一律不得打扰!” “是......”众人忙不迭告退。 等候众人告退后,挟起车内之人,一青一白两道光一闪而过。瞬间,就到了杨烨居室。 安顿好后,唐廷马不停蹄地去了杨家佛堂。佛堂内供奉有杨家历代先祖的灵牌,亦设有杨家在世重要人物的魂牌。 守护在佛堂门口的供奉,见唐廷过来,没有阻拦。 当年“伐齐五义”,杨鼎风与唐廷关系最好,在伐齐的血火岁月中,结下了超越生死的情谊。两家人关系好得跟一家人一样。杨烨一出生,就认了唐廷为义父。 唐廷冲进杨家佛堂,也顾不得各种礼仪了,直接奔向杨鼎风夫妇的魂牌。定睛一看,魂牌静静地立在那里,完好无损。 得知了义兄夫妇尚未遇害,唐廷总算放下了悬着的心。至少说明,他们现在尚未遭遇变故。 对方兴师动众,花费了那么大的力气出手对付一个功勋侯爷,却没斩草除根,这是什么道理?目前看来,这还是一个大大的谜团啊。 唐廷没再细想,整理了一下衣冠,上了几柄香,退出了佛堂。 回到杨烨的房间,唐廷设置了一道禁制,吩咐下人不要打扰杨烨疗伤后,回到了自己的“信侯府”。 一个时辰之后,信侯府一名供奉出府,一路向北。一只传信的火翎鸽朝东飞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