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连锁反应(二合一) (第3/4页)
给每家每户送点过去。尤其是这两天来帮厨的,送的分量更多。 李冬瞅着眼馋:“好多都还没开吃的啊,这就都送了?” 卢安笑问:“你还没吃饱?” 李冬猛点头,一副你怎么这么蠢的样子喊:“rou谁嫌多?谁能吃饱?这餐吃了下餐还想吃啊。” 卢安说:“那你自己挑,挑一些喜欢吃的留下,多的就送人,不送也变馊了,气温这么高。” 李冬挑了一盆大片牛rou和几碗东坡rou放井边受凉,然后拍着圆鼓鼓的肚子喊: “兄弟,肚子先歇一歇,晚上我们吃夜宵,来他妈个不醉不归。” “成。”对于他的酒量,卢安那是一点都不放眼里,一杯米酒的事。 接着他问叶润和宋佳:“你们俩呢,要不也挑点,喜欢吃什么留什么?” 叶润爱吃三合汤,专门留一碗。 宋佳心可大了,每样都留了四五碗,说以前受苦受难怕了,今次要补回来。 听得这话,卢安又是好笑又是心酸,过去老卢家确实太寒碜了些,他娘的就没吃过几次像样的rou。 剩菜送了一部分,俩姑姑也拿走了一些,挤满挤满的厨房一下子变得精光,望着那20来个见了底的菜桶,宋佳还在那心疼,但碍于哥哥的同学朋友在,到底是没多说什么了。 晚上卢燕醒来了,得知亏了这么多,忍不住嘟囔一句:“办酒真亏钱,亏死了。” 接着她又在心里自我安慰:没事,建新房子,弟弟考大学,横竖就这一次,要办就争个脸面。 不过对剩菜送人,卢燕却格外看得开,反过来拉着宋佳一个劲安慰。 吃完夜宵,李冬去对门小卖部看打牌去了,那里每天晚上都有人打字牌,一开就是好几桌,上了年岁的老年人还好,钱不大就图个乐,消磨消磨时间。 但年轻人不同啊,往往打得很大,有人输过猪,有人输过粮食,有人输过子女的学费。有人借信用社的钱输了,逃外面再也不敢回来。 前两年还有更离谱的,有人把老婆输了。 叶润跟着他散步,偷偷问:“你们家里以前应该过得很苦吧。” 知道她为什么这般问,卢安仰头望着星空,“苦,很苦。” 路过支书家时,魏方圆加入了散步退伍,她问叶润:“你和李冬什么时候回邵市?” 叶润看向卢安。 卢安算算时间,道:“现在是8月24号,你家明天办升学酒,吃完你的喜酒就走,后天早上走。” 魏方圆问他:“你跟着一起去宝庆?” 卢安点头:“对,我还要去一趟孟家,你呢?你什么时候去京城报道?” 魏方圆想了想说:“那我后天跟你们一起算了,到宝庆jiejie那呆几天,然后1号坐飞机去京城。” “行,这样咱们有个伴。” 围绕水库走了一圈,魏方圆突然说:“卢安,好久没听你吹笛子拉二胡了,今晚天气这么凉快,要不露一手。” 叶润眼睛放光,她还没看过卢安表演才艺呢,顿时定定地望着他。 见两人一脸期待的样子,卢安没扫兴,转身往回走:“成,笛子已经坏了,被老鼠咬了,不能用了,今晚拉二胡吧。” 其实二胡也快完犊子了,已经到了行将就木的地步,但调吧调吧还勉强能用。 这个晚上,卢安兴致好,在水库边的草丛上一连拉了十来首曲子。 叶润和魏方圆最喜欢听《再回首》,联想到高中毕业,在静谧的夜晚,在二胡特有的声调中,眼泪都快听出来了。
不过听到欢快的迪斯科曲子《连锁反应》时,两人央求他重复拉了一遍,二女感觉很是新奇。 这个晚上,三人到很晚才回屋睡觉,临分开时,叶润问他:“笛子好听,还是二胡好听?” 卢安说:“这得分人,有人喜欢二胡的婉转,有人更喜欢笛子的悠扬。” 第二天,卢安带着李冬和叶润吃了魏方圆的升学酒。 这年头的农村就是这样,出个大学生格外的难。有时候好几年都没出一个,所以听说谁家的子女考上大学,那真是不得了,默默无闻到名满天下往往只要三五天。 支书很高兴,虽然名下没有儿子,可两个女儿都送出去了哇。 大女儿读完卫校后如今在宝庆中医院当护士。小女儿更是出息,都考到京城去了,那酒是一顿猛喝啊,来者不拒,生生把自己给灌醉了。 8月26日。 天还没亮,卢安就起来准备收拾东西。其实他也没想带什么,除了必要的证件外,就捡了几件衣服,简单的很。 反正兜里有钱嘛,需要就买,金陵那地方虽然比不上沪市和京城繁华,但倒是有底蕴不是?他所需要的东西想来是不缺的。 卢燕一大早就做好了饭菜,随后还热心地把魏方圆也叫了来,让几人一起吃饭,等会一起走。 吃过饭,一行人搭乘手扶拖拉机去了镇上。宋佳舍不得,硬是跟了去。 等到卢安要上班车时,这丫头片子一下哭了,眼泪巴巴的。 卢安伸手摸摸她的头,笑着说:“好好读书,二哥每个月会给你写信,给你寄生活费,生活费不用省,正是长身子的时候,该吃就吃。” “知道了,二哥。” 宋佳用衣袖子揩了揩眼角,同几人一一道别。 卢安最后对卢燕说:“大姐,那我走了,家里就靠你看着了啊,不要太累着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