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8章 天子堵国门,亲王看老家(求订阅,求月票) (第2/3页)
三桂搞均田?” “皇上,臣觉得万事总该往,往坏的方面想一想,万一”熊赐履说到这里,已经满头满脸都是汗珠子了,话也说不下去了。 不过康熙多机灵的一个皇上?会不知道熊赐履的“万一”是什么? 那必定是万一吴三桂出祁山的手艺比诸葛亮强,那大清怎么办? “可是朕上哪儿找那么多好田均给下面的贫汉?”康熙皱着眉头,“如果四川没有丢,那朕手里还有大片的好田可以放出去。但现在四川已经” 康熙说到这里,脸色忽然一变,定定地看着熊赐履。 熊赐履赶忙叩拜在地,低声道:“皇上,关外辽地尚有良田无数” “姓熊的,你说什么?” 康熙还没说话,索额图已经嚷嚷起来了,“关外可是咱八旗子弟的退路!伱想分给汉人?” “就是,关外可是满洲祖地!” “关外土地万万不能动的!” “皇上,请诛熊赐履!” 这就要喊杀喊“诛”了! 可把熊赐履给吓坏了,趴在那里瑟瑟发抖,心里头别提多后悔了——他又不是满洲人,cao那份心干嘛呀,大不了吴三桂来了他当贰臣呗! 他这儿正悔着呢,边上的陈廷敬突然大喊道:“诸位所言之满洲祖地将来有何用处?” 有何用处? 那还用问吗?当然是中原呆不下去时跑回关外去呗! 不过这话现在好像不方便说吧? 现在不正在讨论怎么和吴三桂打吗?关中保卫战还没开始呢,就考虑跑路了,这也不合适吧? 一时间居然没有人接陈廷敬提出的问题了。 陈廷敬一咬牙,干脆自己回答道:“还不是先帝担心八旗子弟在中原站不住脚,若有个万一,好留个退路可以缓一缓以待将来吗?可是如今八旗子弟谁还会耕田种地?关外的土地再肥沃,不会耕种,难不成还能自己变出粮食?” 这个还真把一群满洲大学士给问蒙了。 关外的土地再肥,到了不会种地的北京八旗子弟手里,也不可能变出粮食来啊! 有土地没粮食,不还是得饿死? 陈廷敬猛吸口气儿,接着又说:“况且,吴逆若真有一日可以据有中原,他会放着关外万里沃土不要吗?就算他不要,他手底下那些伸长脖子盼着分田分地的府兵户还能不要吗?” 就是啊! 吴三桂和他手下的分田兵要是把大清从中原扫出去了,还能放过东北那旮旯? 如果吴三桂趁着夺取中原的锐气挥军东出山海关,凭着一票横扫中原的老兵,打一群自己不会种地,守着关外沃土挨饿的大清落水狗还不跟玩似的? 康熙皇帝心里头已经有了决断,点点头道:“熊赐履、陈廷敬说的有道理.退一万步而言,朕如果真的要暂时退居关外,也得提前安排人去开垦关外的良田啊!要不然关外荒芜一片,朕带着八旗子弟去了也站不住脚啊!” “皇上!” “皇上.” 底下几个大学士都觉得康熙的话有点丧气,但是想要进谏,却不知道该说什么?毕竟顺治、多尔衮把东北搞成“自留地”,不就是防着哪一天汉人反了,他们的子孙后代打不过了,还能有个地儿跑路吗? 而现在.好像有点打不过了。康熙提前准备一下,从关内招募一些农户去东北开垦,有什么不对的?现在不干这些,将来真不行了,慌里慌张跑出去饭都没得吃! 康熙见底下的大学士都没声了,就摆摆手说:“你们不必说了,朕心里头都知道.不过开垦东北的事儿关乎国运,不可轻举妄动,朕还要去向太皇太后请教。在太皇太后给朕慈谕之前,谁都不要去乱说这是朕的旨意!” “奴才遵旨。” 底下的大臣们赶紧领旨。 康熙又道:“朕还有个想法,今儿要听听你们的意见关中得失,关乎我大清兴衰,绝对不可轻忽!此役吴三桂必然亲征,而朕如果不御驾亲征,是不是显得朕怕了吴三桂?” “皇上,您要御驾亲征?” “皇上,不可啊!” “皇上,您要御驾亲征了,京师这边谁看着?万一京师有个什么.” 底下的大学士哪儿敢让康熙御驾亲征?岳乐都打不过吴三桂,康熙出马岂不是更危险?万一有个什么闪失,大清朝可咋办? 但康熙已经拿定了主意,谁的话都不听,当下摆摆手道:“京师有太皇太后和福全、常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