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大清战大清,鳌拜斗鳌拜(求订阅,求月票) (第2/3页)
那时候传入广东的,早年的戚家军中就大量装备,戚家军步营两千六百多人的编制当中,就配备了一千零八十支鸟枪,占比大约四成。 而广东这边的轻型鸟枪,也都是佛山造.质量相当可靠! 这些轻重鸟枪大多都是卖给广东的土客潮宗族打械斗的,私人花钱买的,质量能不靠谱吗? 小榄渡口之战的战场,是由一条开阔的官道和官道两边庄稼长势良好的水田组成的——现在虽然是冬季,但是广东这边的水田里照样可以长庄稼!而长着庄稼的水田可不大容易通过,也就是穿着草鞋,裤腿高高卷起的广东乡兵在里头跑得飞快,尚家的老爷旗兵只能走官道.那帮穿着闷热的官靴,披着沉重而且不透风的布面铁甲的老爷,怎么可能在泥泞的水田里和一帮轻装的农民乡兵打追逐战? 现在大太阳可在头顶上晒着! 所以看见两翼被一帮乡下兵包抄了,那个参领也急了,一个劲儿回头望向渡口——他这是在等尚之孝鸣金收兵呢! 可是尚之孝哪里肯鸣金,反而让人把催命的战鼓越擂越响了! 实际上尚之孝也没办法鸣金收兵——因为广东乡民观战队来了! 广东人还是很喜欢看打仗的!历史上英吉利人打来的时候,就有不少广东人在看——可能是在学习国际先进的打仗技术吧?他们那里的人宗族观念比较强,土客潮的矛盾又大,时不时就要因为地盘、水源来场械斗,所以有机会多学一点总错不了。 另外,广东海边上的地形很“碎”,这些看热闹的都是隔水而望,不大容易被战斗波及,可以保证学习和观摩时的安全。 而这会儿,小榄水道北岸就聚集了许多看热闹的顺德人隔壁的香山人在“打尚家”,他不得好好看看?这个尚家如果不经打了,那他们也得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呢! 在这帮顺德人的“督战”下,尚之孝哪里敢示弱? “呯呯呯” 就在尚之孝硬着头皮催促身边的鼓手努力擂鼓的时候,对面一声刺耳的“唢呐”过后,二三十支斑鸠脚火铳已经打响了! 几乎就在枪声响起的同时,几十步开外那六台缓慢推进的盾车的盾牌上就出现了几个碗口大小的窟窿,被小一两重的弹丸击碎的木块、木屑在盾车后方到处飞溅,就跟霰弹一样,不过没有那么大的威力,但打在人身上还是挺疼的!如果打得不巧,大点的木块正好撞在某人的脑壳上,头破血流也是有可能的。 所以枪声响过之后,惨叫和叫骂声就一起响了起来。 不过尚家旗兵并不是废物点心,这点损失他们还能承受,不仅没有退却,反而加速向前推了.他们都挺自信,觉得只要能推上去,凭他们的武艺,打一群广东乡兵还不是易如反掌? “呯呯呯” 枪声又一次响了起来! 这回打响的还是斑鸠脚铳!广东乡兵也是会轮流射击的,他们在官道上和官道两侧展开了一个二十人的正面,一队二百人的鸟枪兵排了十排,都是疏阵,打完一排退一排,退到后面去装药装弹然后等着开火。而后一排排的鸟枪兵则轮流开火,以保持火力的持续性。 而火力的持续性和火力的密度是不能两全的.所以那几台盾车虽然很快被打得都是窟窿眼,跟在后面的尚家旗兵当然也还能顶着不大的伤亡,蒙着头向前。 只要再前进一点,能用弓箭射那些没有护甲鸟枪兵,应该就能赢了! 可是那些鸟枪兵一边打一边退 一边是边打边退,一边则是步步推进,与此同时还有两队端着鸟枪的广东乡兵在两队扛着狼筅的长枪兵和刀牌兵的护卫下,从尚家兵的两侧包抄上来了。 尚家兵那边也知道两侧要挨打了,也进行了调整,将携带了盾牌的士兵摆到了两侧大概是想靠藤牌去挡子弹吧? 不过和正面那些组队开火的重鸟枪兵不一样,那些轻鸟枪兵看来都是“散兵”,他们并没有列队打排枪,而是散开了队形,猫着腰,接着田埂和庄稼的掩护,迅速接近目标。 在靠得足够近以后,才端起手里的鸟枪瞄准了来上一发。打完之后,就一溜烟地往后跑,一直跑到组成了横阵缓缓前进的狼筅兵和刀牌兵后面去重新装弹。 他们的火力算不上绵密,甚至有点零星,但是造成的杀伤却不小,时不时就有几个尚家旗兵被鸟枪打出的子弹撂倒,或是当场毙命,或是捂着伤口发出一阵阵惨叫 尚家兵这边马上也进行了还击,他们也有火枪和弓箭!
但是效果却差了许多,毕竟对手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