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不想挣钱 (第2/2页)
,只可惜健生公司的老板不是那么好沟通的。但是,为了公司的生存,我试试吧。老范从内心非常不情愿给周建平打电话。 小王离开后,老范抓起桌上的电话给周建平打了过去,周总吗?你好啊!我是鸿翔公司老范。 范经理是个大忙人,今天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了? 我得主动跟你请安呀! 不敢当,有事你不妨直说。 好吧,那我就直说了。你知道健生公司跟鸿翔公司现在都在做蔬菜批发生意,我的意思咱们能不能别再这么竞争了? 竞争怎么啦?不好吗?当初还是你提醒了我,主动去菜农田间地头收购蔬菜,我们公司的人还是跟你们学的呢。去菜地里收购蔬菜,极大地方便了广大菜农,这是咱们两家公司为菜农服务的具体体现,这就是竞争带来的好处,菜农们都乐见其成。周建平揶揄道。 周总,我说的不是下乡收购蔬菜的事,我想说收购蔬菜的价格。 还是说的收购蔬菜呀!收购蔬菜怎么啦?有什么问题吗?其实,周建平知道老范这两天一定会找他。 两家公司各收各的,井水不犯河水,能有啥问题?我说的是收购价格,你们怎么能随便涨价呢? 这也是竞争的结果呀!蔬菜涨价,使菜农收入增加,不是很好嘛?周建平这是故意气老范。 菜农的收入是增加了,可是咱们呢?辛辛苦苦忙活半天,结果利润却减少了,你说这样竞争值得吗? 哦,你说这个事呀?我还真不知道,我这里事情很多,批发市场我根本不管,至于蔬菜收购这种具体事宜,那是基层工作人员的事,我对他们的经营策略从不过问。周建平把事情推得一干二净。
你不管吗?这种事他们能自行决定?老范显然不相信。 有什么不能的?批发市场属于承包经营,既然人家承包了,我就得给他们经营自主权,把权利下放到基层。再说我有自己负责的一摊工作,哪有精力管这些琐事! 我打电话的目的,是想让你约束你的手下,让他们不要擅自提高收购价,免得对双方的经营效益造成损害。 范总,我跟你不一样,在我们公司,任何事都有制度约束,而不是靠我个人的指令,所以你说让我约束他们,这件事根本不存在,我过问一下倒有可能。周建平轻描淡写,根本没给老范任何承诺。 第二天一大早,健生公司的人从菜农那里知道昨天的收购价被鸿翔公司跟进了,他们当即决定再把当天的收购价提高二分。稍后到达的小王知道这个收购价,马上意识到老范昨天跟周建平的沟通,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这个价格跟批发价之间的差价已经很小了,要是拉回去,批发利润就微乎其微了,减去各种费用,公司根本不挣钱。 鸿翔公司不仅要付摊位费,还养了不少闲人,一百多号人,全指望蔬菜批发业务养活,其经营成本可想而知。反观健生公司,批发市场本来就是自己公司的,摊位费当然就省了,他们的批发量更大,批发业务用的人却只有鸿翔公司的一半多点,经营成本自然比鸿翔公司低不少。同样的收购价和相同的批发价,在鸿翔公司已经没有利润的情况下,健生公司却还有利可图。 想到这里,小王爬进车里,走,回去。他告诉司机。 回去跟范总请示吗?司机问。 这么早,范总还没起床,就不要打扰他了,这菜咱们今天不收购了。 不收了,批发那边怎么办? 回头再说,就这价格,收购了再批出去,还有钱挣吗?你算算账。 老范上班后,小王第一时间找到他,范总,今天没有收购蔬菜。 为什么?老范瞪着眼睛。 健生公司的人又把收购价往上涨了二分。 什么!又涨了二分?这生意还有法做吗? 所以,我擅自决定今天不收了,收了拉回来也不挣钱。 这种情况下,没收也对,拉回来真不挣钱。可是我昨天跟周建平打电话,他答应过问擅自涨价这件事呀! 范总,恕我直言,我估计这就是健生公司的竞争策略。小王在鸿翔公司的所有人中,算是比较肯动脑筋的。 你是说对方想用这种办法把咱们拖垮? 从一次次提价收购,我分析他们是故意这么做的,人家知道咱们实力不行,经营成本高,跟他们耗不起,最后只能退出竞争。 嗯,这个周建平,表面上看起来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没想到这家伙下手更狠。 根据我的预感,在鸿翔公司跟健生公司的这场竞争中,不彻底分出个胜负,我觉得对方不会罢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