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7章 震惊世界!核聚变能源,启动! (第4/7页)
到了他们这一代人时,还稍微好些。 前面几代科研人员,要面临的,是好几代的技术差,差距之大,简直是云泥之别,但就算如此,又能怎么办呢? 只能是咬紧牙关,奋力拼搏、迎头赶上。 但就算如此,到了他们这一代,差距依旧存在,而且不! 再加上那些资本主义国家的流氓政策,如专利卡脖子、技术限制出口等等,唐国依旧过的很艰难。 虽然在部分领域已经成为世界一流甚至超一流,可整体而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唐国最大的问题就是,自己什么都有,但大部分,都不精。 以汽车为例,被卡脖子的技术,那可太多了。 发动机、变速箱,三大件中的其二,就足以把唐国车企虐的死去活来。 再加上在此之前,各种生产线的限制出口,直接导致唐国生产精度也跟不上··· 诺大一个国家,愣是连几辆真正意义上的好车都生产不出来。 他们这些研究人员,又何尝不是面临着类似的困境。 甚至,比这还多!!! 此刻,一些上了年纪的院士忍不住老泪纵横:“回想当年,我们去参加那些发达国家的军展,人家碰都不给我们碰啊,甚至看,都还得垫着脚···那段屈辱的日子,记忆犹新。” “回来之后,我们这些人是发了疯的研究、发了疯的拼。” “可差距虽然被缩短,却始终存在。” “我们曾预测,大约还要在四五十年后,我们才能真正摆脱他们的桎梏,不再被任何国家卡脖子。” “现在看来,是我们这些老家伙错了。” “四五十年?那是在没有奇迹的情况下。” “可我们也早就过,如果世界上有奇迹,那一定是唐国红!” “而现在,奇迹出现!” “如果谁再问我,我们多久才能突破桎梏,不受制约。” “我的回答是···” 他擦去浑浊泪水,声音洪亮,近乎声嘶力竭:“就在今!” 众人纷纷点头。 一切,尽在不言郑 之前面临的困难之大、环境之恶劣,他们远比其他人清楚。 也正因如此,他们清楚,可控核聚变技术的掌握到底代表了什么。 从此···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攻守易型了。 “他马了个巴子的!” 吴奎上前,狠狠拍了反应堆一巴掌:“我总算可以挺直腰杆子了。” “不瞒你们,我之前面临的压力,远比你们想象中的大!” “不仅仅是舆论上的,还有我们内部的。” “再搞不出来,甚至,都有人想把我从这个位置上赶下去了。” “至于现在,我看谁敢!” 专家们感同身受。 他们的压力没吴奎大,但也绝对不,尤其是其他单位的人,更是各自被各自的上级疯狂催促,简直是‘一连十三道金牌’让他们回去,但是,看到相关资料的他们,怎么可能回去,怎么可能愿意回去? 吴奎这边不让。 就算让,他们也不会回去。 不看到结果,回去都睡不着觉啊! 现在,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了。 回去? 现在他们甚至想违抗命令,直接赖在海军这边不走了。 睡觉都睡在反应堆旁边。 “好了!” “别的废话不谈。”吴奎挥了挥拳头:“一切都成过去了,咱们要向前看。现在,你们告诉我,这玩意儿如果用来发电,电量能达到什么级别?” “应该够让我们的航母舰飞起来吧?” 张先智:“···” “什么级别?” “我也不出来是什么级别。” “但根据初步检测结果来看,就这个,眼前你看到的这个反应堆,如果把它的能量全部用完、榨的一干二净,就算考虑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损耗的情况下。” “你让国家电网把所有发展站全部关了,再把特高压技术弄过来,接在反应堆上。” “那么,至少未来三五年内,国家不会缺电!” “你,它能不能让航空母舰飞起来?” “他马了个巴子,我知道的话我问你们干什么?” 虽然非常吃惊,但吴奎仍然十分‘霸道’:“再,‘动力足够’,也要看其他技术能不能行啊,而且这反应堆是人家陆川的技术,你自豪个锤子?” 张先智:“···” 啊对对对,你是领导,你的都对。 “与航空母舰上配套的相关技术,一年内。”张先智竖起一根手指:“保证搞定!” “当然,我只能保证可以上、能飞,但其他的,我可无法保证。” “···” “那还个锤子?” “赶紧休息两,然后立刻着手研发。” “另外,在场所有人,从现在开始,都不准离开我们海军总部科研区域范围,另外,在相关技术解除封锁前,不准与外界联系,这一点,我相信大家是明白的,对吧?” “当然。”何莲第一个点头:“我为之自豪!” “那就好。” 见大家都没意见,吴奎重重点头,而后立刻开始安排。 首先,批量生产可控核聚变设备,争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