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七)章 完结(求打赏) (第3/4页)
设的一些电子厂,还有一些科技产业,半导体之类的。 普通工人肯定不行,就算招学生,都还要培训。而现在乘经济区没建设号,完全可以先把一些设备和资料运输到深城,然后组织人去培训学习,期间也发工资就是了。 但这学生怎么招是一个问题,以后弄工业区的时候,只要他想招人,一句话,人家各地人事局主动安排。现在可没那么容易了,不过要是了解这年代一件事情发生的人,就知道怎么去招了。 在上一年,其实国内出现了第一支电视广告,一个卖酒的,一下就火爆全国。罗成的打算也很简单,在电视上做广告,广告内容就拍摄一些香江的各种工厂和生产情况。 广告标题就是以学生就业选择为主,当然了,普通工人也招聘可以顺带做广告。 义安城这边,也刚好实行了分田到户。也就是说农民各自负责自己一亩三分地就可以了,种好种坏全靠本事。而一些人感觉不够吃的,就会出现第一批农民工。 其实分田到户的政策在七八年就开设实行了,但一直到八二年才全面彻底实行完成。有些地区分的早,有些分的晚。越偏的地方越晚。 广告是很好弄,比较有先锋者。而且招聘人员,是解决就业问题。没道理不让上广告,只不过广告里没写薪资,不是不想写,而是不敢写。 光安保人员,罗成工资就开到二百了。要知道现在一个八级工人才一百多,不过深城那边的国有企业已经带头涨工资了,其他城市涨工资也是早晚的事情。 但义安城有些偏远,不靠沿海,又不是什么大城市,除了用工资吸引人外,真没其他办法。 罗成给高中生的工资实习期是一百五,中专有技术的是二百。至于大学嘛,也按照干部标准培养,实习期就给三百,转正直接五百。但有一点要声明,这不是国营单位,是私企,没有编制,不是铁饭碗。招进来要是表现不好,实行期没过是可以开除的。 以为进来了,就是铁饭碗的,可以随便混的,电话咨询的时候就会让他们打消念头。 但就算有各自条件限制,因为工资给的实在是高,还是吸引了很多人来询问。经济区这边招的话务员都能坐满一个房间了。 而广告里虽然没说多少工资,可这事是瞒不住的,不直接在广告里说多少工资,就是怕广告通过不了。而现在的确引起震荡了,深城那边因为不少代工产业进入,已经抬高了那边的工资价格。但人家那边起码已经有了工厂和设备在生产,可罗成这边,还处于建设中。工资就比那边高了,除了必要的培训,意味着很多人如果来这边上班,其实可以不上班就白领几个月的工资。 很多打算去深城看看,碰碰机会的,直接改道来义安这边了。而罗成这行为,让杜永康可吃了不少苦。说工资太高了,引起了一些不稳定。就算杜永康搬出一些背井离乡什么的说辞,也被很多地位单位人指责了。 他娘的,那些学生就算了,听说这边一个普通工人都直接上百了。而且农村人也可以来上班,这让一些干部才领几十块的工资情何以堪。 这外省外区域也就算了,罗成还在本土返聘一些有技术的退休人员,工资也是三百到五百。直接搞的工业区这边在职人员都想辞职过来了,而且一些经历过罗成当厂长区长的那批人,是真的行动了。 罗成当年在的时候,可也是招了无数年轻待业人员,十六岁到十八岁进厂的多着呢。现在也不过三十五左右,也算现在最好的工人年龄段。 而有人什么都不要,直接辞职,工业区那边本来就嫌人多,基本都批了。少一些人,福利压力就轻松很多。而且又可以卖一些人情,招一些有关系的人家属进来。但他们却没仔细想,罗成这边要的可不是偷jianian耍滑的人,来这边以后就要踏实干活的。人笨手脚慢没有关系,但人要不踏实,老想着去偷懒,那是会开除的。 所以能选择辞职的,基本都是愿意工作的。这就导致工业区那边的工人弊端更明显,如果不是有高利润支撑,换成其他企业,要是再实行自负营收,可能倒闭潮会更早到来。 一直到八零年的下半年,有些人入职的比较早的,几乎没怎么干活白领了半年的工资。比较少的,大部分人也领了好几个月的工资。领工资的时候,没有票据发下来,但还没开工,粮食就可以在内部随便购买了,不需要票。经济区建设了几个商城,各自物品都是只要钱不要票,但目前只针对经济区这边的员工。
很多在六十年代就进入工业区这边干活的,闻到了老套路。果然工资高并不是终点,福利高才是罗成的风格,原汁原味。 这都没干活,学习的好,都奖励自行车了。还有几个月才过年,就放出风声去,表现优秀的工人还有干部。年底进行评选,直接奖励彩电。 一台彩电这年头二三千,义安这边国营单位和企业是涨工资了,但平均就涨了十多块。一台彩电要他们不吃不喝干好几年,要个毛编制,私企虽然工作不是铁饭碗,但只要不是去偷jianian耍滑的,也不会开除人。 年轻的熟练工辞职潮开设在义安发生,这让义安这边的领导很难做。 深城那边是指定的特区,那边的国营单位也允许不更其他地方挂钩。但义安城这边不是,不能因为经济区那边工资高,就随意抬高国营单位的工资来留住工人。 而且别说工人了,就算是地方单位干部,都想跳槽了。因为初期经济区这边来了很多香江籍管理人员,人家工资都五六千,你说这边招的大学生工资高,可人家却是大学生的十倍。而且就这工资,在香江还只是中层人员,高层上万。 在经济区这边,有晋升机制,真有能力的,达到一定级别后。会送去香江那边培训几个月,到时候成为国内这边的高管,工资虽然不能看齐香江那边人员,但几千一个月没有问题。 而经济这边已经有人拿到几千一个月的工资了,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