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重生了  (第2/2页)
r>    金庸新无疑是佼佼者。    不过现在的徐良满脑子都是怎么赚钱,哪还有心思看这个。    随手扔给张大海。    “没兴趣,你自己看吧。”    后者速度飞快,做贼似的把小说塞进桌子后,才压低声音道。    “良哥,这是九阴九阳,你都跟我要了好几遍……。”    话没说完,教室门推开了,一个穿着黑色羽绒服,带着眼睛,形容严肃的中年女子走了进来。    英语老师周彤。    在徐良的印象里,她是自己所有高中老师中体罚学生最多老师。    大家都比较怕她。    而且习惯于拖堂和占课,故而匪号‘周扒皮’。    “李楠,把这些卷子发下去。”    英语课代表连忙起身过去。    大家不由得抱怨起来。    课后拖堂,体育课被占,以及寒暑假作业,并列中学生三大痛恨之事。    砰砰。    周彤用力的拍了拍桌子,声色俱厉。    “吵什么吵。寒假那么长,就几张卷子,你们做不完吗?”    眼看把学生们的气焰打压下去后。    “我不管其它老师,英语作业要是做不完,寒假回来别怪我跟你们不客气。”    冷厉的眼神从众人身上扫过后,转身朝门外走去。    不同于他人的不满和沉默,徐良看着英语老师手里,学校每年寒假发给老师的春联,脑中闪过一道灵光。    “怎么把它给忘了。”    心中一下激动起来。    上一世的记忆从脑海深处浮现。    零九年他辞了工作,从京城回到老家,恰逢要过年,便没着急找新工作。
    正好小姨和三姨两家卖春联,便把闲在家里的他也叫上了。    没想到这东西那么火爆,他忙不过来,便拉上了父亲。    短短半个月,他跟父亲两个人就赚到了三万块。    而成本连三千都不到,真正的暴利。    他还记得初二在姥姥家喝酒的时候小姨夫说过,卖春联生意越往后越不好做。    一个是竞争对手多了;另一个则是大家越来越忙,年味越来越淡,大家都懒得贴春联。    小姨夫零二年入行的时候,跟小姨两个人,半个月能赚到五六万。    现在可是九九年。    而且自己放寒假的时间也正合适拿来做这个生意。    越想越觉得合适。    心中暗自激动。    “就它了。”    想好了赚第一桶金的方法,他原本焦灼的心也平复下来。    看着放在桌子上的卷子,不由皱起了眉头。    二十多年的时间,高中时代的知识早就忘光了。    重生回来,脑袋也没变的更亮光,更没有过目不忘。    那怕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一年半后的高考也不可能考的多好,想要通过正常途径考个好大学,难度太高。    但不上大学肯定不行。    大学学历是一块人生护垫,它不一定让你飞多高,但可以保证一定的下限。    而且如果将来创业,学校也是一笔不小的资源。    想清楚这些,徐良用笔在本子上写下两个字。    美术。    按照六中的规矩,转过年来,所有文科班二十名到四十名的学生都会转去美术班。    用美术考大学,也就是通常说的美术生。    重要的是这年代考美术,高考不需要考数学。    数学这玩意,你不会就是不会,哪怕挠破头皮,也只能写一个‘解’。    而剩下的语文、英语、地理、历史和政治,即便不会,胡诌几句,只要写得多,也能得几分。    剩下一年半的时间,徐良不需要太努力,考个三百五十分还比较容易。    美术生,三百五十分足够了。    甚至很多学校都不需要这么高的文化分。    最后就是美术专业,素描、水粉和速写。    想到这个,他心里不由有些庆幸。    上辈子,前妻是国美毕业的美术老师。为了追人家,他也系统的学过素描和水粉,就是速写画的不多。    后来前妻开美术辅导班,他也时常客串老师,水平不说多高,考试肯定够了。    另外,学美术最关键的好处是可以外出学习。    这样一来,他就不用像坐牢一样,在这里困上一年半。    想好了接下来要走的路,徐良心里也平静了很多。    把历史课本拿了出来。    虽然过去多年,很多内容都忘了,但理解力却比学生时代更强。    不知不觉便沉浸其中。    等到九点,晚自习便结束了。    随手拿着历史课本跟张大海一起回了宿舍。    沾满灰尘,看上去脏兮兮水泥走廊,上白下褐的墙壁,黄色的吊灯,一股浓郁的高中宿舍味道。    推开303土黄色的门,脚臭味夹杂汗臭味扑鼻而来。    虽然已经适应了七天,徐良还是觉得有些难以忍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