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总是有意外  (第1/2页)
    回到家,父母已经回来了,而且已经从徐梦那里得到了消息。    “儿子,干得不错。”    对于儿女的成绩,王灵香从来不吝啬夸奖。    眼神中满是骄傲。    “多亏老妈支持,要不然我连进货的钱都不够。”    “你是我儿子,妈当然支持你。”    徐良笑了笑,目光一转。    “爸,你知道我们村里谁家里有农用三轮吗?”    “知道,干嘛?”    “三轮摩托拉的太少,没办法拉货的同时把人也一块带上。而且早上骑车没遮没挡的,大冬天实在太冷。我想找几辆三轮当货车,而且有三轮也安全些。”    “你到是考虑的很周到。”    看儿子做出了成绩,徐永培也有心支持。    “你打算找几辆?”    “先找四辆吧。”    徐良没打算急于求成。    “还有。爸妈,您知道明天咱们村周围有哪些大集吗?三四十公里内的都行。”    “这可就多了。”    徐良拿出纸笔,准备按照时间编写一个表格。    “您说。”    “咱们经常赶的集你都知道,我就不说了。明天的话,往西有夏庄、曲屯,往北是转盘、董各庄,东边是何关和马兰,南边是高柳和张庄,都是大集。”徐永培道。    “还有别的吗?”    “当然有,霍家屯、李马……。”    徐永培说了很多,王玲香在一旁补充。他们过去四十多年的经验,给了徐良最大的帮助。    等把所有的集市按照日期和远近编成表格后,他觉得四辆车太少了。    不过他也没打算太快扩张,先把开始的几步走稳再说。    晚上老爹开始给他打电话找车。    四辆车,一天五十包油费,比江铃轻卡便宜了三十块。    当然载货量也小,等春联销售到了高峰期,他还是需要载货量更大的轻卡。现在能省一点就是一点。    徐良用晚上的时间,把第四个销售队伍要的春联、塑料布等准备好。    第二天一早。    五点半开始,老徐家门外变得热闹起来。    除了一开始的九个人,今天又多来了十二个。    四个销售团队肯定用不了这么多人。    不过徐良宁愿先花钱培养团队。    他把二十一个人分成了四队,自己负责一队,霍刚负责二队,meimei徐梦负责三队。    “海兵,你来当第四队的小队长。”    徐良把腰包和高音喇叭递了过去。    带着眼睛,看上去斯斯文文的徐海兵,学习成绩仅次于徐梦,也是徐良从小一块玩到大的死党。    上一世高考,以六百三十分的成绩考上了苏大,后来又考上了复旦的研究生,留在了魔都,创业开了一家互联网公司,听说发展的不错。    因为双方隔得太远,多年下来,关系也渐渐淡了。    “谢谢良哥。”    “今天我去何关集,二队去夏庄集,三队去转盘集,四队去株良集。还是按照昨天的方法来,都记住了吗?”    “记住了。”    “还有,收钱的时候多看看,尤其五十一百的大钱,一定要看清楚。昨天就收了一张二十的假钱。”    “放心吧,良哥。”    “今天人太多,饭就不在家吃了。我给你们每人两块钱的伙食费,到了集上自己买着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