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无关风月 (第2/2页)
足足二十多秒的二胡声里,大屏幕上的墨迹也不断变化。 在二胡声即将结束之时,那些墨迹也终于停了下来。 墨迹在屏幕上汇聚成了三个大字。 《兰亭序》。 等待室里,原本还气定神闲的程天雷在看到歌名后,整个人如遭雷击。 居然是兰亭序?! 他怎么敢的啊! 兰亭序,华夏的书法巅峰作品之一,作者是大名鼎鼎的王羲之,又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很多人应该都记得读书的时候学习过一篇名叫做《兰亭集序》的文言文。 王羲之的真迹如今并没有出现,但即便拓本也价值非凡。 昨天他们录制节目的时候,就有幸见过故宫馆藏的兰亭序拓本。 可他没想到,许烨的歌名居然就叫做兰亭序。 你的这个切入点有点刁钻了! 程天雷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说。 因为如果是让他来写歌的话,以书法作品为切入点,他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去创作。 即便是周孟儒为他创作的这首古风歌曲,选择的切入点也是一些古风歌曲里用的比较多的方式。 比如家国情怀,亦或者历史人物。 以书法作品为切入点,至今还没有出现。 不过呢,齐东翔等一群故宫的大佬们在看到兰亭序三个字出现后,脸上纷纷露出了笑容。 “老张睁眼吧,许烨今天的歌有意思啊。”齐东翔拍了拍身旁的老张。 老张一睁眼就看到了大屏幕上兰亭序三个字。 “许烨的这段二胡真的好听啊。”老张感叹了一句。 他安静的靠在椅子上,不再说话了。
古韵浓厚! 长达二十几秒的前奏,彻底将现场的观众拉进了兰亭序的歌曲节奏之中。 这是一首纯正的华夏风作品。 原作者当然是周董了。 在历史的痕迹主题有了后,许烨的心里就有了好几个选择。 最终选择兰亭序,就纯粹是因为他个人比较喜欢这首歌。 也十分符合这一期的主题。 为此,他还专门去请教了林彩霞京剧小旦的唱法。 兰亭序,是他第一次在这个世界演唱周董的歌曲。 给程天雷来一点小小的杰伦震撼。 许烨停下了手上的动作,缓缓唱了起来。 “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 “月下门推,心细如你脚步碎。” “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 “真迹绝,真心能给谁。” 歌词的画面感扑面而来。 观众的脑海里顿时脑补出了一幅画面。 一人正在房中临帖,而屋外的月光下,一个美丽的女子推门而入。 最后一句歌词,则说到了真迹绝,符合现在的事实。 这四句歌词实在是太柔美了。 柔美的不像是许烨写出来的歌词。 等待室里,林歌早就张大了嘴巴,露出了一脸愕然的表情。 “许烨他娘的居然没整活?” 林歌的期待完全落空了。 马陆则淡淡道:“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整活呢。” 不得不说,许烨光是开始的这四句已经惊艳到大家了。 许烨继续唱到。 “牧笛横吹,黄酒小菜又几碟。” “夕阳余晖,如你的羞怯似醉。” “摹本易写,而墨香不退与你同留余味。” “一行朱砂,到底圈了谁。” 一面癫狂一面柔情。 许烨这一次的表现和他之前的风格截然不同。 程天雷已经无法平静了。 这首歌目前为止,他居然挑不出毛病。 观众席上,齐东翔等一众故宫大佬们满意的看着舞台。 许烨的这首歌里使用的乐器很多都是华夏乐器,华夏风的特点太明显了。 这让齐东翔这些经常和历史打交道的人听着十分舒服。 尤其是歌词,能让人脑补出很多画面。 歌声还在继续。 “无关风月,我题序等你回。” “悬笔一绝,那岸边浪千叠。” “情字何解,怎落笔都不对。” “而我独缺,你一生的了解。” 此时,很多观众的脑海中都已经浮现出了一个古装背影。 有些歌词的魅力在于留白,可以让观众脑补。 兰亭序的作词是方文山这位大师。 他写词的时候就喜欢加上你我他之类的人称代词,他个人将其称之为“记忆点”。 天地万物,人是主语,歌词不是历史的叙述句,而是情感的催化剂,有人称才能延展出故事。 这也能让观众更加沉浸在歌曲之中。 就在此时,许烨又拉起了二胡。 当二胡声响起后,他再度开口。 只是当他开嗓后,众人的脸上全都露出了惊愕之色。 因为这一段里,许烨的唱腔变化了。 他用的是戏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