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9章 中国影视第一股 (第2/2页)
团一直以来对我们文华的不断支持,我们也不可能走的这么顺利。说起来也有点不敢相信,我们文华竟然这么快就能走到了上市这一步。A股的第一家影视股,嘿嘿,海晏现在整天看我不顺眼。” 林为民笑道:“应该说是中国影视第一股。兄弟公司,有什么看不顺眼的。早上市说出去好听,却也不见得都是好处。” 于东点了点头。 林为民又问道:“我听说你今年报了燕大的MBA?” 闻言,于东脸色有些羞赧。 “好事嘛,公司发展起来了,你这个掌舵人也得提高提高自己。” “我也是这么想的,现在公司的业务越来越广。现在不光是国内,海外也有很多业务,我就想着多学点东西,省得让人给糊弄了。” “不错,有这个想法是对的。”林为民勉励了一句。 正事聊的差不多了,于东说道:“那月末敲钟,您可一定要去啊!” 他今天来除了汇报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说这件事。 文华影视上市,是国文集团的喜事,也是于东在集团内露脸的机会,林为民不到现场敲钟,那不是他工作的失职? “好,到时候我跟你一起去敲钟。”林为民笑呵呵的说道。 文华影视的潜力远不如搜狐,但林为民却一口答应了敲钟的事,因为相比搜狐文华影视才是国文集团的嫡系部队。 得到了林为民的肯定答复,于东满脸喜悦,正告辞而去。 林为民却问道:“认购股票的钱够吗?” 文华影视要上市,公司从高管到基层员工都有份可以以折扣价格认购股票,于东是文华的负责人,最多可以认购10万股。
于东笑道:“工作这几年没少给我发奖金和分红,除了买房子、买车,钱我都存起来了,刚好够了。” 林为民点点头,“好,文华上市,对你们来说也是个丰收的季节。” 于东脸上笑容灿烂。 等他离开之后,一纸公告很快便贴在了国文社的布告栏当中,然后迅速在国文集团的职工中蔓延开来。 文化影视即将于9月27日在沪交所上市,现在集团给予职工们5折认购股票的机会,职工们按照职务不同,每人可认购4000股~400股不等份额的股票。 九十年代末,普通民众对于股票这个名词已经不那么陌生了,但勇于尝试的人依旧不算多。 《当代》编辑部内,姚淑芝正在劝贺启智。 “你就买点呗,5折认购股票,肯定赔不了。” 贺启智坚定的摇着头,“我这么大岁数了,可弄不明白这东西。与其整天拿着这玩意担惊受怕,还不如眼不见心不烦。” 姚淑芝劝了好一会儿,见他始终意志坚定,无奈的说道:“白捡钱的机会你都不要。” 杨新兰问她:“姚姐,这股票真的能赚钱啊?” “我看你平时的报纸杂志都白看了,这玩意当然不是百分之百赚钱。可这次是文华影视上市,我们属于内部认购股票,价格比在股市上买便宜多了,肯定赚钱。” 听姚淑芝这么说杨新兰蠢蠢欲动。 一旁的邹昌义却提醒道:“我们的这些股票可是有解禁期的。” “什么叫解禁期?”杨新兰问道。 “就是上市多长时间之内你不能卖,这是为了防止股东套现影响刚上市的公司。这些股票我们买来虽然便宜,但一年半载卖不了,到时候是涨是跌可不知道呢。” 被邹昌义这么一吓唬,杨新兰迟疑了,“那我还是不买了。” 姚淑芝生气的指责邹昌义,“你说你不卖就算了,你吓唬小杨干什么?” “这怎么叫吓唬呢?我这是给她阐明利弊。姚姐,你们家家大业大不在乎这点钱,我们可是工薪阶层。” “得得得,不惜的跟你说。你啊,就是个榆木脑袋,有钱都不赚。” 《当代》编辑部内的情景在近几天时间里成了国文集团的常态,集团的公告发出之后,职工们讨论的声浪很高,但实际掏钱认购文华影视股份的人并不多。 文华影视的股票发行定价11.85元/股,五折认购就是5.92元/股,按最少的400股就是近2400元,比很多人两个月工资都要多。 在很多人最担心的就是风险,反而很少去考虑股票增值的事,花2400元买这么多股票风险有点大,他们根本不愿意尝试。 不过跟国文集团的职工们比起来,文华影视的职工们就积极多了,这半年多来公司一直张罗着上市,文华影视职工们不像集团的职工们那样,多多少少也对上市有了些概念,认购起来十分积极。 国文集团给集团职工的认购股份算是普惠性质的福利,而文华影视自家公司上市,员工们的认购股份数量比集团职工们还多了不少。 尤其是如章艺谋、冯晓刚、佟钟贵、谟言等骨干力量,他们的认购份额最多可以到5万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