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九章 走向发展之路 (四) (第2/3页)
几人边聊边开车前行,半个多时后来到工地。 这期间于洋老老实实开车,一直没有插嘴。 汽车停在工地门口。 保安打开拉窗探出头来看。 车宏轩一看认识,按下玻璃探出头乐呵呵摆摆手。 保安礼貌地招招手。 道闸扬起来,汽车刷一声进去。 于洋佩服地:“看来车经理你没少来啊,看门的都那么熟悉。” 车宏轩回答:“来过几次。” 车停好,车宏轩带领大家上二楼甲方办公室。 程主任一见上来这么一大队人马,笑了:“你们是最的单位,也是最晚来报到的,却是来让最多的厂家,看来很有诚意啊!大家坐,我们这里没有茶水,有矿泉水。” 有位伙姓王,过来给大家分发矿泉水。 程主任继续:“我们汤处长就是不信邪,什么国有企业啊合资企业呀一视同仁,谁的技术好价格低就用谁,爱谁谁三道四,不理会那一套。” 程主任边边拿出一捆图纸摆在面前,然后皱起眉头想想,进到里屋又拿出一张效果图,把效果图靠在窗户上:“看这个更直观,哪块在哪看得清楚。”他用手指着图纸,“看到这裙楼没有,顶上的玻璃球体,大门的两层隔断和弹簧门,一到六楼全部的条形隐框玻璃幕墙——宝石蓝单反射三层中空玻璃。”他又移动手指到效果图主楼顶楼的铁塔继续,“看到这个铁塔没有,八十米高,底座这部分有十五米高,做钢骨架,用彩钢板封闭起来。这个塔现在还没施工,估计年底才能干完,闹不好你们明年才能干这个活。先期就是这么多任务。领导了,如果这些活全部干好了,可以考虑让你们装修多功能厅和大会议室。活有的是,钱不怕你们挣,就看你们有没有这两下子!图纸就在这里,给我打个条子你们就可以拿走。现场可以去看,要戴好安全帽。” “我们只要平立剖就可以。”杨师傅。 “别,”程主任,“你们还是拿成套的,还回来的时候也是完整的,弄得乱七八糟的不好保管。” 杨师傅点点头,戴上眼镜给程主任打条子。 程主任问:“你们是不是还要去现场看看?” 其实在报价阶段这项工作可有可无,车宏轩不过是为了给甲方好看,表示认真,才很是诚恳地:“我们需要去实地感受一下,复核一下尺寸。” 程主任对王:“你陪他们去。” 王极不情愿地放下笔抬起头:“现在看不看不重要,按图纸报价就可以。至于具体洞口尺寸,待合同签订了你们再测量;至于工程量以实际施工面积为准。” 于洋马上递上一支烟:“麻烦王师傅了,我们需要从感性上了解现场,以便拿出最好的设计方案。” 王点上烟,无奈地站起身陪大家去看现场。 大家勘察现场的兴奋心情是可想而知的。 整个过程中,于洋并没有陪两位设计员上楼,而是在一楼和“王”攀谈起来。 车宏轩看出了门道,偷偷塞给于洋两盒好烟。 进工地后,于洋很随便地递给“王”一盒,另一盒两人一颗接一颗地抽起来。 于洋的这种做法无疑令车宏轩感到佩服,他认为于洋的这种黏糊劲是销售人员必备的素质,这是自己所没有的。 回到公司办公室,于洋对车宏轩:“据我探听到的情况,确实是汤处长下的令让我们报价。这位汤处长资格很老,很有权威,在工地绝对是决策性人物。假如上边领导对这些外装修工程有倾向性,他不会让我们参与。这个人人际关系特别好,跟运输公司的领导关系都非常融洽。结论是我们可能遇到贵人了。” 车宏轩笑了问:“你怎么搞起情报了?” “商品经济明白了就是关系经济,谈工程搞项目首要任务就是研究人。” “有一定道理。” “我毕业后一直在南方工作,对北方价格不太了解,有什么可以借鉴的吗?” “明你去厂里找萧科长,借几份合同看看。” “好的,我明一上班先去厂内。” 两人聊一会,打麻将的人过来了,三缺一,于洋便去配个手。 十几后,二次设计和报价已经结束,老史和于洋在一个图文社将投标文件封好,回到公司盖上封装章,准备这两把投标文件和借来的图纸送给甲方。 下午甲方来电话,让把借来的蓝图立即送回去。 车宏轩派于洋开车去送图纸。 待于洋在程主任办公桌边上坐下,外面突然传来呼喊声:“着火啦,着火啦!” 基建办几个人都慌张地跑下去。 于洋坐下来的时候第一眼就看到了程主任办公桌前放了两份厚厚的投标文件,程主任已经把文件打开,应该是正在看。那时候都是议标,不像以后那样严格招标,因此招标文件管理并不严格。待大家都出去救火的时候于洋没动,见大家都已经下楼,他打开文件快速看起来,用了短短几分钟就找到了两份投标文件的关键之处。见时间还有,他甚至拿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