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红(二十六) (第2/2页)
张制片在圈子里的威望,以上问题也都不是问题。可我还有一个最大的心理障碍不能克服。” “什么障碍?” “我们陆中的编剧——没地位。” 众人倒吸了一口气。 面对这个客观事实,张志行无从反驳。 文心澜道:“在H国,编剧话语权很大。谁也别想改剧本,剧本怎么写演员怎么演,所以出了不少精品。可在陆中,有些大牌演员自带编剧改剧本。各种剧组人员随便改剧本。甚至连影视公司打杂的都能改剧本。我认为,这不是一种健康的创作环境。在这种环境下,编剧很难写出好的剧本,我也很难自由自在地创作。” 张志行道:“这个也是没办法的事。不管是我们制片,还是剧组任何一位工作人员,真到了拍摄的时候,我们唯一的任务就是保证剧能顺利的拍下去。” “是啊!”文心澜端起酒杯,“张制片,您作为制片人,肯定会在剧组面对拍摄生产、后期制作、财务审核、协调方方面面人员的问题。其实我真的很敬佩您能同时处理这么多事情,晚辈敬您一杯!” “好好!”张志行与文心澜碰杯。
文心澜将杯中的白酒饮尽。 “呀,好辣!”停滞了片刻,文心澜扶着额头,“张制片,这白酒太顶了,我开始有点醉了。等会要是说了什么醉话,请您千万不要放在心上!” 张志行道:“正巧,我也快醉了,一会桂馥老师说了什么估计我也记不住了。咱们先趁热吃菜吧!” “来来来,大家都趁热吃!” 推杯换盏之间,文心澜道:“张制片,我还是强烈建议您找跟组编剧还是找科班出身的人。对于其他专业的职业经理人来说,他们只想平衡盈亏、保住饭碗,对文学作品本身毫无概念。对于我们这种纯粹纸上谈兵的作家,又毫无成本概念,不懂把控风险。还是那些科班出身的编剧好!” “唉,我何尝不想呢?现在的原创网文动辄几百万字,需要大量的编剧将作品重新编排具象化。但关键现在厉害的编剧又屈指可数,就那么几个人,根本用不过来!” “编剧权钱不占,在剧组中处于弱势地位。是否能把编剧的地位提升上来,才是吸引更多人才加入编剧行业的关键。否则照现在的态势发展下去,老编剧们为守住现有地位,不敢犯错、不敢原创,会导致新题材、新类型的作品严重匮乏,风格极其单调,市场和内容严重割裂,今后我们陆中的文化产品将越来越没有竞争力。” 张志行叹气:“懂文学的人不懂成本核算,懂核算的人不懂文学。关于人才匮乏的问题,桂馥老师有什么好办法吗?” “张制片,以您在圈子里的地位,完全可以呼吁传媒高校加个相关的“精算 制作 编剧 文学 摄影 管理”类的新专业,来提升整个演艺圈行业的水平。” “哦?能否详细说说?” “有点类似MBA,把西方纯理论的管理学、财务学、人力资源学都学一下,同时也会学习商战实例,甚至下了课还能结交各行各业的老板朋友,积攒人脉、拓展商业版图。总之我设想的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适合已经具备文学基础知识的人来继续深造,目的是培养综合型新人才。” 张志行听罢,单手托着腮沉思,问:“如果开了新专业,桂馥老师想来进修一下吗?” “想啊!我挺想去高等院校进修制片管理、编辑、导演这些课程的。我倒也不是说想转行干导演,我只是想知道他们工作中会遇到的一些问题,用以增加我未来作品的饱满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