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五章 惊世豪赌,百家争王学! (第2/6页)
高低输赢,各位夫子虽品行高洁,却难免会对自家政见有私心。 故孤特意准备了三块通心古玉,请三位夫子佩戴。 若通心古玉亮,且各位夫子无反驳之言,使玉最亮者便获该家一道气运。 儒墨两家各剩下一道气运,则由推演最成功的学子所有,诸位认为如何?” 通心古玉! 在场人眼睛顿时一亮,眼神中战意愈浓。 这可是实打实的硬仗,通心古玉能够精准反馈佩戴者的心情,如果古玉发亮,并且夫子找不到反驳之言,那便于振聋发聩无异。 夺得气运也是理所当然。 此次儒墨法三家,儒墨两家各两道,法家一道。由夫子决定三道,剩余两道由推演结果决定,不仅公平,过程必定也相当激烈。 “老夫无异议!” “无异议!” “无异议!” 三位夫子相继开口,让在场学子,皆屏住了呼吸。 赵暨扫视了一眼众人,澹澹笑道:“诸位俊杰,有何见解?” 他口中的俊杰,自然是台下近四十位精英学子,毕竟上万人的盛会,若你一言我一语还不乱了套了,让各学派的精英弟子发言,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台下众人彼此对视了一眼,却鲜有有意开场的人。 毕竟开场之人说的每一句话,都可能会成为后来人辩驳的对象,承担的压力极重! 唯有公孙棣笑着站起身来。 “拜见黎王陛下!” “见过诸位同僚!” “稍后在下言辞可能过分激烈,还请诸位不要见怪。” 赵暨眉毛微挑:“原来是商君后人,难怪敢为人先,你且说罢,孤心眼不算小,诸位夫子也是心胸旷达之辈,即便说错了,也无人怪你!” 公孙棣笑着拱手:“多谢黎王陛下,不过小子怕是很难说错!” 听到这话,在场众人无不侧目。 就连嬴无忌也忍不住悄悄对他竖起了大拇哥,其实他对公孙棣还颇为欣赏,不论在商印上刁难自己,还是在审理那天为自己主持公道,这小子都是坚定地遵守自己的准则,从不受情绪左右。 不过今天,这小子好像有些飘。 只见公孙棣哈哈大笑,直接从怀里取出一册大乾律,转身面对上万学子,声音洪亮有利:“诸位!在下认为,今日天下大治这个辩题,其实根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因为诸国图强,根本别无他法,也无需他法! 乾律,便是天下最完美的律法,乾政,便是强国之政。 诸位若想在各国朝堂扬名,成为肱股之臣,只需照搬乾律便可! 乾法家,便是真正的王学!” 此话一出,满座皆惊。 狂! 狂! 太狂了! 这哪里是辩论,这完全就是来展现乾国优越性的。 罗铭当时就忍不住了:“既然乾律乾政如此优越,又为何只在乾国一国实行?既然公孙兄称他为强国之术,又为何乾国迟迟不能东出?” 公孙棣澹澹一笑:“很简单!乾律乾政只在大乾一国实行,并非因为不够完美,而是因为其他各国臣子君主,没有变法的才能与魄力,若国国都有变法之能臣雄主,又有哪国不愿实行乾律乾法? 我大乾虽未东出,却也是时机未到,但哪怕如此,我大乾依旧依靠远不如中原诸国肥沃的土地,在诸夷虎视之地,从贫瘠苦弱之国,成为如今镇守中原西大门的一代强国。 即便同时面对戎、狄,战场上依旧未露半点颓势,甚至还能顺手解决打算趁火打劫的友邦。 才短短百余年,便走出了如此一条兴盛之路。 若非我大乾与友邦和睦,且受冶铁与修炼资源所限,恐怕乾律乾政普及诸国,靠的就不是今日在下于此辩论了。” 这…… 不靠辩论,直接打过去的意思么? 在场众人都听得胸口有些闷,没有想到这个乾国人居然狂妄如斯。 可他说的句句在理,乾国变法珠玉在前,战力提升已经是有目共睹,一乾战三国的战绩,即便现在都余威未散,而且这还是在修炼资源极度短缺的情况下。 各国君主都馋哭了。 就连黎国这个国力数一数二的强国,丞相罗偃也坚定了十余年乾祸论。 谁不想把乾国的律法制度抄下来,可抄不下来,就是因为没有能臣雄主么? 这乾国的小崽子,根本就不是来辩论的,而是气人的。 三个夫子胸前的通心古玉,皆冒出了澹澹的微光。 嬴无忌瞅着公孙棣微微翘起的嘴角,忍不住嗤笑出声,这个小臂崽子,还真有些小心思在的,居然想要靠这个方式取胜。 不过,想这么轻易地混过去,实在是有些困难了。 翟云轻叹一声,站起身来:“公孙兄弟,我有三个问题想问。” 公孙棣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翟兄请问!” 翟云目光平静,声音却带着一丝丝怒气:“墨子有云,天下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乾国虽强,且途无饿殍,然百姓食不饱,穿未暖,任如何努力耕作,却攒不下半点余财,日日夜夜都需要为生存奔波,得不到半点喘息的时机。 商君之术,乃强国之术,得之乃乾国之幸,却为百姓之苦。 长此以往,乾或许能成诸国之首,乾之百姓却也犹如盛世牛马。 既然如此,即便乾律乾政能够强国,又有何强国的意义?” 还是得是墨者啊! 嬴无忌一阵唏嘘,虽说翟老哥有些理想主义,但他的理想真的很让人向往。 这番话,让他想起了自己前世为房贷愁掉头发的往事。 明明已经很努力了,却怎么也不够。 “说得好!” 公孙棣笑呵呵道:“翟兄仁义,小弟佩服!但翟兄也许是忘了,我大乾所有,乃是诸国之中最为贫瘠的土地,即便数代君民开垦,也远不如黎国肥沃。 但哪怕如此,我大乾也做到了途无饿殍,反观黎楚齐三国,哪国国力不比我们乾国强盛,却到处都在打压私田,百姓要么守着公耕碌碌无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