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天怒恨欲狂 (第2/2页)
也有许多人郑重穿戴整齐了,准备前往文华殿。 前日大朝会再添阁臣,昨日经延两位理学门人再讲理。 今日文华殿前,常朝后既是辩经,又是御书房首席的第二道关。 皇帝不亲临现场听辩,这让人浮想联翩。 是不想看到王守仁被围攻驳倒,还是要表明这只是御书房首席的第二道关呢? 经延如常,心学理学大辩的场合他却不来。 常朝后,朝臣们兴致勃勃地往文华殿前走去。 王琼回头看了看已经起驾回乾清宫的仪仗,放慢脚步和王守仁一起走:“今日不可留手了!” “那是自然。” 王守仁也像是孤身作战。 翰林院学士们和受举荐之人,真正偏向心学或者纯粹是心学门饶,只有数人而已。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换源app】 但理学那边,除了此前就在朝为官的,还有受到举荐、以“离奇速度”抵京的一些在野宿儒。 其中不乏王守仁曾经请教过学问的人。 文华殿外,晨光刚起,还未热。 蒲团遍地。 “奉陛下口谕:心学理学之争,京内京外既已传遍,自不必讳言。今日之辩,各抒己见。学问优劣不论,才思敏捷者,参与国策会议大臣不可因学问偏见不取为备选。” “臣遵旨!” 缺少了皇帝这个重要观众的辩经,只怕会争得更为激烈、彻底。 “轰!” “轰!” “轰!” 屯门岛外的海上,弗朗机人停泊在这里的三艘巨舰果然早已埋伏在这边。但现在让广东海防道船只们勉力周旋的,却只是两艘被称作蜈蚣船的战舰。 拥有尖船底、长达十丈的这种船宽达三丈的船舱两侧各伸出四十多支浆,就这样在海上滑动着敏捷无比。
而船上两侧架着的一共三十余门炮,不断轰击着海防道的战船。 远处,还有一艘更巨大的战舰游曳在外围,那上面的巨炮,射程更远。 “靠过去,直取红毛鬼座驾!打旗语,让袁耀他们缠住这两条蜈蚣船!” 汪鋐目眦欲裂地看着一艘民船被蜈蚣船的炮弹炸破了船舷,两个乡勇被砸飞掉入海郑 文华殿前,杨慎侃侃而谈:“圣人气禀极清,澄心自明,自不必格物穷理。凡夫俗子气禀昏浊,其心私欲翻涌,此亦理乎?” 王守仁认真地问他:“杨兄欲做那御书房首席否?” “……我岂是为此?” “此为御书房首席之选辩,杨兄不为此,何不退避?” “辩题如此,王兄这是诡辩!”围攻的来了。 “今日之辩乃为明各人才思敏捷否,兄台若能诡辩,不妨驳之。” “王兄如此行径,心学徒惹人笑耳!” “我若胜兄,便是心学于我之助;我若为御书房首席辅明君致盛世,此亦心学于国之助,笑我者止增笑耳。” 文华殿前是宽袍大袖的儒生们竭力争辩,尽管目露凶光却又装得彬彬有礼。 屯门岛外的海面上,汪鋐头发散乱,脸上焦黑,他只抽着刀向前:“冲过去!冲过去!接舷!” “轰!” 又一发炮弹擦着他座船的撞角砸入旁边的海面,溅起的水花在朝阳下炸开洒过来,汪鋐擦了一下脸,却觉得眼前好像红了一些。 “臬台,又来了两艘蜈蚣船和一艘巨舰、一艘货船。” 座船顶端传下急切的喊声。 汪鋐扭头往侧翼看去,南洋方向果然正有两艘蜈蚣船张着帆还拼命划来。 “大人!士气已泄,伤亡惨重啊!鸣金收兵吧!” 汪鋐提着刀,只见连座船上拿着手铳准备接舷登舰的“精兵”也一个个面露恐惧地畏畏缩缩。 甲板上,还有被炮弹刮去头颅的残躯。 他擦脸时湖在眼睑的血色视线里,五十余艘战船已经只剩下三十来艘还勉强一战。 那些民船、商船已经损毁大半,其上乡勇…… 汪鋐绝望地再看了看弗朗机人增援的四艘船,眼泪涌出怒声吼道:“鸣金收兵,座船周旋殿后!” “大人,您不能战死在这啊!” “不拖住这条蜈蚣船,都跑不了!”汪鋐嘶声道,“转舵,挡在它的航路上!” 弗朗机饶巨舰航速倒并不快,汪鋐的座船一直追逐着它,实际上还牵制了一艘为之护航的蜈蚣船。 而另一艘在那么多艘大明水师的围攻下,也只是受损严重,却竭力划回了屯门岛港郑 不能追过去,岸上还有巨炮。 本直冲弗朗机人旗舰的座船忽然转舵,逼近了赶来的一条蜈蚣船。 “开炮!开炮!” 五十余敌四,难道一艘都不能击沉吗? 汪鋐内心冰凉,只觉得越升越高的太阳仿佛冬夜前的夕阳。 而此时,文化殿外的气氛更热烈了,决赛圈选手已经变成了王守仁、严嵩和杨慎等寥寥几人,几个宿儒反倒面色灰败。 杨廷和看了看在一旁奋笔疾书记录的刘龙、张孚敬和黄锦,抬头遥遥望了一下乾清宫的方向。 中圆殿里,朱厚熜背对着他穿不透重重宫阙的目光。 面前,是那幅大明舆图。 朱厚熜低着头,看着下方那条珠江的入海口。 他的目光既冰冷,又沉痛。 骆安那边的密报呈过来了,广东的情况,比想象的还要离谱。 驱离外寇,是要打仗的! 朱厚熜把圣旨下到了两广三堂,现在看来只怕不能引起那些镇守一方的大员的重视。 他们会怎么安排这场仗? 因为骆安奏报的那些内情,他们能不能狮子搏兔般打赢? 知道今日中圆殿无事,替高忠来送目前辩经笔录的朱清萍只见皇帝紧紧握着双拳胸膛起伏。 “陛下?”她声问了句。 “去传朕口谕:辩够了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