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革宋_第二十章 祸不单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章 祸不单行 (第2/2页)

    徐硁晚上想了想,这种大工程老师应该没有经验,我当时看到丁相有关于这些大工程管理的笔记,可以拿出来给老师看看。

    徐硁找出笔记后,直接去找朱说,来到门口看到一个影子在踱步,徐硁敲门进去,朱说看到徐硁后自己先坐下示意他做到另一边,“四郎,有什么事吗?”

    “老师,这是我找的一些笔记,想必对工程有所帮助。”徐硁说着双手把笔记递给朱说。

    “哦,想不到四郎还有这种本领,我看看。”朱说接过笔记看了一会儿,抬头惊讶的看了下徐硁,“这是丁谓的笔记?”

    徐硁点头称是,并将如何与丁谓买的两箱书的事说明,“我觉得这笔记对筑堤工程有帮助,而且我还有一个建议给老师。”

    朱说合上笔记道,“丁谓才智无双,这些笔记的确是便宜你了,说说你的建议吧。”

    “我觉得废旧的常丰堤还可以再利用,不然等捍海堤建成常丰堤就不但失去作用反而成了割裂盐田的累赘,我们将常丰堤现存的部分分段筑起横向的道路,既可以为筑捍海堤提供道路方便,也可以为以后的亭场运盐提供方便,同时削平的常丰堤又是一条竖向宽阔的大道。”徐硁拿起笔在纸上画出几根线条,徐硁画的这些有的是道路图有的是剖面图,给朱说耳目一新的感觉,朱说没有打断他的绘制,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徐硁画了满满一桌子的图纸。

    “不错,四郎能将画技,丁谓笔记和捍海堤方案结合绘制出此等具象的东西,让我想起了一个大家,四郎知道是谁么?”

    徐硁才画完松了松手腕,想了想,“学生不知,还请老师赐教。”

    朱说拿着其中一幅画稿,目光灼灼的看着徐硁,“前唐名相阎立本。”

    徐硁听到之后想了下就笑了起来,“老师希望学生能够成名,也不用给学生立这么大一个目标啊,阎老画作我曾在徐公家临摹过,我能有阎老一半本领我想老师睡觉都能笑醒的。”

    朱说也笑起来,“的确是啊,不过我还是很期待我的学生能和阎立本起名,时候不早了,你早点睡吧。”

    在夏秋两季,朱说一直为筑堤做着准备,调运粮食,建造民夫营房,建砖窑厂和推平常丰堤,一切都如计划般推进,然而十一月中旬的一场事故将朱说推至风口浪尖。

    十一月二十日。

    开封城已经开始落雪了,皇宫大殿中暖炉烧的旺盛,一名御史正大声朗读:“天圣二年十一月十日,朱说集兵夫三万余人筑西溪海堰,时值深秋,大雨突至,潮势汹涌,迫岸而来,因民夫离岸太远惊慌失措,四处逃散而陷入泥泞中淹死二百余人,臣恳请陛下即刻将朱说查办。”

    吕夷简上前,“臣有事起奏,这是朱说请罪书,请陛下和太后过目。”宦官将奏折拿给刘太后。刘太后看后眉头深皱,觉得朱说所讲不无道理,既然开弓就没有回头箭,若是放弃修建前面这些耗费也就白花了。

    “朱说办事不利,哀家觉得必须撤了他的知县,至于贬到何处政事堂看着办吧。至于这海堤修还是不修各位有什么就讲什么吧。”

    刘太后处理朱说的态度,好似想停建大堤,揣摩圣意的官员蜂拥说这海堤不能再修了,这是老天给我们的警示,当然有人支持修下去包括吕夷简,吕夷简最明白海堤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他会派自己的亲信去监督工程。

    在朝廷争执不下的时候,朱说正在海水中搜寻民夫的尸体,到现在还有很多民夫的尸体找不到,他深知这是他的过错,这死去的两百余人或许能让朝廷知道修堰不是那些人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必须按照实际的情况来定。

    徐硁此时也才反应过来那天朱说问他三百人和三十万人的选择。但牺牲这两百余人真能换来改变么?

    没过几天答案来了,十一月二十八日,圣旨再次过来,朱说撤职发配建州关隶做酒监。当朱说准备收拾行囊再次远行时,一封家书留住了他,朱谢氏病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